返回第83章 兵匪,试攻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四五百官兵很多都扛着粮包,还有些抓鸡牵羊的,跟民夫差不多。

只有中间的五六百人行进时齐整点,看着有些官兵的样子。

‘看来,这一路官军中真正的战兵只有五六百人,前后五百人应该都是辅兵。’

如此判断,刘升心中对这场仗该怎么打终于有了具体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祸祸了小李村,士气被另类地提升,这左后几里山路不到半个时辰就走完。

大明朝廷对内剿贼多年,王应泰能当上募营兵参将,自然是有些能力的。

到了距离大水瓶寨西门一里多的地方他便让队伍停下。

这里算是一处小坡地,较山路其他地方宽敞些,视野也更开阔。

唯一缺点就是因为山路曲折,跟大水瓶寨间隔了片小树林,看不到西寨门,估计寨墙上也难看清这边情形。

但这在他看来反倒是个优点——恰好有助于他隐藏兵力。

于是他先让一名把总领两百战兵针对后方来敌,在山路上布防;又让五百辅兵除草伐木,打造飞桥、长梯,用于攻城。

他则带着百名家丁,混在五百辅兵里,让周成栋领着来到大水瓶寨西门外。

瞧见大水瓶寨后,王应泰、周成栋都不禁骂娘——这寨子也太险了。

寨城墙就着山势而建,还高一丈多。相当于他们要先爬山,在山坡上仰攻寨墙、寨门!

山坡上草木早就被砍完了,树桩都没留下,大石头也都被清理走,完全就是个方便滚石头的大陡坡,只有通向城门的山路稍微平坦些。

可不论是从城门处进攻,还是从别处,守军只需扔滚石、原木,就能对攻城的一方造成不小杀伤。

周成栋看完直擦额头的汗,道:“将军,这寨子可真不好强攻啊。”

“等攻城器械打造好了,试试再说。”

辅兵本就带有一些用于组装长梯、飞桥的木料、竹料,因此不一会儿就送来了五架一丈半高的带钩长梯。

这种长梯前面铁钩搭在墙垛上,守军想要推倒都难。

不过守军也可以提前布置,针对这种带钩长梯,比如在城墙上架设横出去的木围栏,在城墙上挂撞木,等等。

然而红娘子没接受过类似的军事教育,也没守城经历,并且她在信阳州见到的城池也没如此严密布置的。

刘升则只在小说中对这类事有所了解,可到底没经过古代攻城战,便一时没想起来,也就没让大水瓶寨做类似布置。

王应泰先让家丁放烟花信号,命令东门的乡勇发起攻城。

等到东门那边的家丁放烟花信号回应,表示乡勇已经开始攻城,他才命令辅兵攻城。

只见两队辅兵在五架长梯上蒙上三层草席后,便举着长梯当盾牌往坡上冲。

一队弓箭手跟在后面射箭掩护,同时还有一百人跑去佯攻西寨门。

为了防备滚石、檑木,官兵各什都尽量散开,避免出现被碾压一片的情况。

不过西寨门附近便于进攻的地方就那么大,一两百人上去,再怎么散开,看着也不稀疏。

红娘子站在西寨门的城门楼上,对城外情况一目了然,瞧见官军上到半坡,才下令道:“放滚石、檑木!”

义军如今还没使用旗语,因此要传令兵跑去传令。

好在距离不远,命令很快传达。

寨城墙上备好的滚石、檑木便被放了下去——这个时候官军弓箭手想射箭压制距离都不太够。

官军辅兵们眼见滚石、檑木下来,立即慌乱起来,左右闪躲。

没抗梯的还好,可以勉强躲过。

不少扛梯的辅兵稍一犹豫、耽搁,就被檑木、滚石撞到了身上,甚至碾压过去。

顿时山坡上惨叫声一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