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团团圆圆(大结局)  宫变后,小医女带着太子去种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听到掌柜的去处。

又从掌柜那里找到东家。

她一出手,价钱自然不低,连布行的货和赔付的月租金一并出了一万二千两。

东家见出手大方,又是现银,二话不说的就卖了铺子和货。

次日,林惜柔找来白桉,吩咐他带人修缮铺子。

另外,林惜柔又给田二丫拨了两个嬷嬷,选了八个绣技好的侍女,给她做助手。

七天后,绣庄正式开业了。

田二丫从小就学刺绣,跟着林惜柔后,又多方拜访过技艺高超的绣娘学习刺绣。

进了京城,林惜柔忙着帮李慎处理事情,她则片刻都没有闲着,钻研着刺绣。

进了宫,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向宫中绣娘们学习。

绣庄开业后,有林惜柔请人暗中捧场,田二丫的名声很快就打出去了。

一时之间,京城的大户人家,得排队才约得上她。

田二丫除了自己做,也教身边人。

生意一忙,她只做监督,除了几个相好的高门之家,其余全由手下人做。

不到半年,绣庄的盈利已赛过原先的布行。

又过了半年,田二丫成了京城最有钱的女掌柜。

在林惜柔的安排下,田二丫在城外买了大庄子和大片的田地,还在京城开了绣庄分铺。

这年夏天时,有北凉国使者来仿。

接待使者一行人的,正是宁安郡王。

李慎按着林惜柔的建议,送了一批赵国专有的绣品给北凉国做回礼。

宁安郡王按着旨意,命宫中绣娘赶制。

到了送礼时间的前一天,却出了意外,有一卷布匹从马车上掉下来,滑落时,被马车轮子上一根坏掉的轴承尖端刺了个深深的口子。

一卷布上扎了一个口子,打开就是全匹布满是口子。

这一卷布,是彻底报废了。

宁安郡王又急又怒。

明日要交回礼,现在少了一卷,如何交差?

他恨不得打死随行之人。

可人打死能出气,少的布匹怎么办?

再找宫中的绣娘去做,一是来不及,二是传到李慎的耳内,他势必会受处罚。

怪他连几卷布匹都看不好。

就在这时,有人跟他说,何不去找兰针纺的绣娘帮忙?

“兰针纺?那是什么地方?”不熟悉闺中绣活的宁安郡王,从没听过这个地方。

长随笑道,“王爷不管内宅事务,当然不知晓了,但王妃一定知道,那是京城最有名的绣纺,专门做高门大户的绣活。听说,手艺不比宫里的绣娘们差。”

因是女子的绣纺,宁安郡王不方便前去见绣纺掌柜,他便去请自己的王妃帮忙。

宁安郡王妃想到绣品的事办不好,可是会被皇上怪罪的,还得丢了赵国的脸面,这可是关系到两国交好的大事。

哪怕是个小小的绣庄掌柜,宁安郡王妃也不得不亲自前往。

她穿着便装,带着长随嬷嬷和丫头,到了绣庄。

众人看她们气度不凡,又送上的是宁安郡王府的贴子,马上到后堂传话给田二丫。

田二丫听得一愣,宁安郡王府?

郡王府上有自己的绣娘,从没到她的绣庄订制过绣活,今日怎么来了她这里?

又听说来的是两个打扮成管事娘子的妇人和一个侍女,她没有想其他,跟着侍女来到前堂见客。

但让田二丫意外的是,来的是宁安郡王妃。

宁安郡王妃也没想到,兰针纺的东家,居然是田二丫。

一时间,宁安郡王妃神色尴尬起来。

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好在她身侧的嬷嬷打破了僵局,讪讪着解围说,“田姑娘,我们来找你,是想问你,这种纹饰,你会绣吗?”

她从袖里取了块从贡品布匹上剪下的布块,递给田二丫。

那卷布每隔半尺就是一个洞,只能做帕子或包边角料了,是做不了成衣了。

田二丫点头,“我手头上正绣着一些,快完工了,你们看可行不可行。”

她的这卷布,是林惜柔送来的,让她绣这样的花纹,今日正在收尾阶段。

那嬷嬷大喜,“哦?可否拿来我们看看?”

“可以。”田二丫朝身边的侍女点了点头,“跟秋妈妈说一声,让她将正在熨烫的那卷布拿来。”

侍女转身去了后堂,不多时,侍女和另一个绣娘,抬着一卷布走来了。

宁安郡王妃看到同样料子同样纹饰的布,眼睛都直了。

“田姑娘,你这卷布匹,是何人委托你绣的?”

田二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