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新的买卖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车子的主意。放开后,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秋水这样的小镇,也是忙碌中日渐变化。

三月初时,县城跑了两趟,后又带着赵明玉考察了两次,卖车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然,此车非彼车。四轮子的小轿车还不在能力范围之内,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倒是可以运作。

飞凤、长久两大牌子,各占了华国自行车市场的半壁江山,白鸽价格较两者要便宜一些,也从这日渐兴起的市场分了一杯羹,进入到了前三。

县城的委托行,赵文多一共跑了四次,最后一次才定下了车子的数量,交了定手钱。

委托行的负责人收了钱很是负责,接连促催着三家厂商发货。这时候的市场比较有差异,南线城市大地方相当火爆,而秋小这样的小地方,却还没正式起步。

三家品牌的厂址都建在华国的一线大城,飞凤、长久在沪市,白鸽在津市,相比起来,后者距秋水镇更近一些。

可就算是最近的一个,从下定单到发货上车也足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车子占地方大,公路运输不方便、造价高,所以就都选择用的铁路运输。

也是瞅准了这次商机,赵文多也是下了狠手。只这一种就定了三节火车皮,还有另外两家,也都没少的订。可以说,尽了最大的能力,手上的钱几乎尽数都投了进去。

在商量投钱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顺利。全家的大钱都在李翠珍手里握着呢,她不同意这事儿也干不成。

赵文多起先并没有解释的太多,只是说要干个新买卖,什么也都联系好了,钱一到位,立马启动。

李翠珍一听说她要倒腾车,那眼睛瞪的比头顶的灯泡还圆:“这才吃了几天的饱饭,就想着满汉全席了。不瞅瞅有多少的家底儿,脑子一热就要瞎折腾,我不同意,你爱咋整咋整。”

那还整个毛线球啊,家里钱都在她手上把着呢。赵文多有些后悔把钱上交了,这要是还在她手里,那都犯不着跟谁说,直接撸起袖子就干呗。

所以说,掌握经济大权是件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不用听人声儿,不用看人脸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自由。

现在好了,只能听由人摆布。

眼见这卖车计划就要泡汤,谁也没想到一向在李翠珍面前没啥发言权的赵明玉站出来替赵文多说了不少好话。

倒也不光是赞扬,还有理有据的摆了一番事实,他跟着赵文多跑了两趟县城,市场考察的词儿都是头一回听见,却不耽误他理解释并实施。

凭着他交际小能手的称号,很是帮了些忙。别的不说,光是同陌生人搭话,聊天,那熟悉自然劲儿,赵文多就是拍了马都赶不上。

赵明玉语速不快,保持常态的慢悠悠闲淡淡,把他所了解的市场行情用自己的方法,简单的给李翠珍讲解了一番,最后说:“你就想想吧,往后这条件越来越好了,家家都有了闲钱,吃穿不愁,又有新房子住,那不就得想着出行能方便些,自行车那肯定就是首选啊。”

小轿车太贵,老百姓买不起。骡马牛车太慢,价格也不低,还得喂草料费力伺候着。要说省时省力,骑起来就跑,可不就是自行车吗。

这一点都能想到,要不然也不会谁家有个二八大杠,谁家就了不得的情况了。

李翠珍仔细的想了想,以前买个自行车不容易,钱是其一,最难弄的是票。那大城市的自行车票都相当紧张,他们这样的小村子那更是成年累月都见不着一张。

吴大奎老丈人那台车,可是城里的一个有能耐的亲戚,费了挺大劲儿从委托行里购的二手车。要是新车,他也弄不着。

眼下各种票已经取消不再实施了,购物买东西只要花钱就可以。就像赵明玉说的,各行各业都发展起来,生活水平也都提高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也渐渐变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这一发展,啥啥都有了变化。就拿这工人工资来说,镇子上的几家五七厂,这些年最高行的时间,工资能开到四十六块钱,不算加班的话。

可是现在呢,那都涨到六十了,这才短短几个月,就涨了三成。

厂里的工人是这样,外面的散工更是如此。

老大赵文英队里挣工粮的时候,满工是一毛二分钱,就那还是村里最头等的工,一般人还赚不到。

可现在呢,镇里要修火车桥,村里出民工修河道,像是她这样最能干的力工,一天就有八块儿的补助。干上一个月,两台自行车钱就都出来了。

临近这几个村子都有出人,光是修河道的这笔补助每家都会有百余进帐。等着大桥修起来,参于的人只会更多。相关的产业也会得到大发展,带动着整个秋水的经济。

到时候,百余元将不再是笔难度很大的数目,有条件的人家只会越来越多,从前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都将普及平民化。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