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一袋麻花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东西不少吃的男人,当成老太爷一样供着,放在旁人身上十有八九是做不到的。可就是这样,李翠珍愣是抗着一家人的生计,过了这么些年。

若是往常赵明玉买点这吃的那用的李翠珍也就是默认了,谁叫她是个心疼自己男人的,可这回的事儿有那么点儿过了头。当时她正抱了捆干草准备回屋点火做中午饭,家里年纪最小的老四叭嗒叭嗒跑回家,哭眼抹泪儿的跟她告状:“刚才我出去捡粳壳儿,看见我爹了。他坐在村西口那土墙上吃麻花——”

粳壳儿就是稻米脱完后的外皮,白浪里村的土质优良,适合栽种的农作物种类较多,水稻是其中之一,每年开春栽粳的秧苗,二百多天的生长期,到了秋天收获一茬。这年月细粮都精贵,一般人家是吃不起,队里打下的这些细粮大部分都用来交了公粮,所剩不多的分到各家也没有多少,维持日常的都是苞米这样的粗粮,即便是这样也不一定够吃。

在这里,粳子那浑身都有用处,米可以食,杆儿可编织可当绳儿可取暖,壳儿用来填枕头,没有一处可浪费。队里秋收时再仔细也难免会有遗漏,整棵稻穗倒是没有,零零星星的碎壳儿倒是不少。秋天地里枯黄一片,落在杂草里的干壳儿不容易找,等到了冬季,风一吹就会聚成一堆儿,再落上一层雪,白里泛着黄,很容易辩认。

这个时候,家里年纪小些的孩子,干不了体力活的没事儿就会出来捡粳壳儿。虽说是一粒一粒拾不到多少,架不住积少成多,日日捡些,放到一起晒干,用来做枕头,引火烧饭,都很不错。若是运气好些,碰到了没脱壳儿的粳子,捡回去细细剥开,便能得到一整粒白米。时间长了,也能攒出一两二两的熬了粥也能甜甜嘴儿。

赵文男上午九点钟就出来捡粳壳儿,傍近中午的时候已经捡了小半个衣兜儿,里头有七八粒实米,还觉着挺高兴。快到晌午头该吃饭了,她拍了拍衣服襟准备收工。

粳田地离着村西口近,将走上百八十米远就瞅见了那半截土石墙,小丫头远远的看见一个身影依坐在那歇脚,从后头瞧着有些像她爹赵明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