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水源  我有一方空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煮好腊肉,陈墨开始做鱼了。

鲤鱼要去掉腥线,这条腥线去掉,再腌制一会儿,吃起来就没有腥味。

而且,这条鱼在鹅卵石池子里养一个月了。

在鲤鱼身上划了花刀,腌制的时间陈墨准备配料,有酸萝卜,酸辣椒……配料准备好,开始起锅烧油。

鲤鱼要炸透,这样更入味。

“好香啊。”林玲走了进来。

“马上可以吃了。”陈墨开盖锅盖,关闭旁边炉子的火,捞出里面的腊肉和香肠,先晾一会儿。

午饭做好,开摆。

“林哥,喝点酒不。”陈墨拿了白酒出来。

“喝点儿。”

“我就不陪你们喝了哈,下午要开车回去。”张成道。

“我也是。”程唐。

“没让你们喝。”陈墨打开飞天茅台,这还是陈墨打谷子的时候,程唐送给他的。

陈墨给林峰到了一小碗,他也倒了一小碗:“我大概也就是这一小碗的量。”

“白酒这东西不能喝多了,小酌几口就好。”林峰道。

“喝吧,喝了酒回去,妈妈又要说你。”

林峰笑着,和陈墨碰了一下碗:“养鱼不是简单的事情。竹林渔场那块场地贵,投资的话,要考虑清楚。”

张成‘嗯’了一声。

陈墨也道:“我投资这边,一来是之前养过鱼。二来,这个山谷的土地有不少,我可以在这边搞果园。”

“要不然我投资你算了喂。”张成看着陈墨,道。

“你投资我,我是三年不开的那种人。”陈墨道。

“开张就吃三年。”张成接道。

陈墨吃了一块鱼肉:“这個鱼在冷水池子里养过,肉质确实紧实了一点哈。”

“那可不,冷水里面养出来的鱼,肉质会更会呢。”林玲说。

“对了,我那边的鱼池准备弄溢水口,就是从排水管接一根立起来的管子,我感觉这样的话,鱼池底下的水也会跟着流动起来。这样就不用经常换水……”陈墨说。

林峰点点头:“只要让鱼池里的水流动起来,鱼池就不用经常换水了,养溪石斑肯定没有问题。就是水泥鱼池,用溢水口排水也是有好处的。”

“用不用做遮阳?”

“流动的水,可以不用做遮阳。或者小面积遮阳……但是池面一定要拉网。”林峰说:“我那边的流水池,夏天的时候都是拉网了的。鱼池那边养溪石斑的,也拉了网。不拉网的话,翠鸟还有一些水鸟过来,就把里面的鱼给霍霍完了。”

溪石斑小,渔溪镇这边翠鸟又多,一只翠鸟每天过来霍霍几条鱼,时间长了也遭不住。

吃过饭,再扯了一会儿龙门阵,林峰告辞离开:“今后有什么不懂的,微信聊我。”

“要的。”陈墨起身送了他们。

回过头,张成和程唐在聊着竹林渔场了。

水泥鱼池,11.5亩,差不多就是一个标准主球场的面积。那个面积,还是很大的。

流水养鱼,1平米就算3条草鱼好了,那就是2.3万尾,只要能养到10斤,那就是230万斤。但很显然,这种只存在于理论,鱼大了,养殖密度肯定就要小一些。

不过,清水渔场还能养过水鱼,有些的地方也叫吊水鱼、瘦身鱼。

就是某些鱼类长到成鱼后换池饲养,不喂饲料、不喂青草、不投鱼药,只喝清水和只吃浮游,让鱼瘦身。这种鱼的特点就是低脂肪,高蛋白,不含激素。

就比如草鱼,10斤的草鱼养到七八斤。价格从原来的六七八块钱1斤,卖到十几块钱1斤。

过水鱼,至少养三个月以上,有些要养半年以上。如果有自己的销路,拿下竹林渔场绝对是不亏的。

东临这边,山间溪水规模养殖,陈墨知道的就渔溪镇这一个地方。

溪水养鱼,或者是过水鱼,在东临这边还是有市场的。

陈墨能想到的事情,张成和程唐也能想到。

实际上,在竹林渔场的时候,程唐对那个渔场就心动了。他卖蛋糕的,有三个蛋糕店,一个蛋糕店做蛋糕。另外两个蛋糕店,在市场外面卖蛋糕……

程唐在竹林渔场就想到能不能将蛋糕店改成鱼摊。

过水鱼,如果大量采购的话,要比零售卖便宜很多。

就陈墨卖出的那些草鱼,8斤以上的草鱼,每斤才6.3元。这种草鱼过一遍水,10斤养到7.5斤……大量采购,估摸着也就是十一二块钱1斤。零散卖,最起码也是15元以上。

程唐和张成正聊着养过水鱼。

陈墨摸了摸程雅的脑袋,坐在程唐旁边,拿出烟:“竹林渔场怎么样?”

“230万太贵了。”张成说。

“要不然你去搞一个鱼塘,养鱼。”陈墨道。

程唐道:“我可以投资一半。正好我现在也不想做蛋糕了,换一个生计。”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