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太夫人那点满欧气的开局  太夫人她是真的有钱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因朝代更迭,皇权旁落,一朝成了难民,但因缘既会,得了机缘,便在这浮萍之世中,有了一席之地,至顾若素曾祖那一辈,便倚仗水路盘口的掌握权做了皇商。

后来,更是倚靠着皇商的身份,将顾家银号开遍天下,引用红楼梦中的“白玉为堂金做马”“珍珠如土金如铁”来形容顾家的富裕,也是配得上的。

顾若素出生在顾家如此富裕的好时候,且还是顾父顾母的老来幺女,所以,即使生逢乱世,顾若素也成功的在顾父顾母和所有哥哥姐姐们的保护之下,如同一朵向阳而生的向日葵,快快乐乐的长大了。

不懂诸事的顾若素,在十三岁那年遇到了在他们家码头打工的三十岁的谢汝卿,那可谓是一见谢郎误终生啊,当即就决定非卿不嫁了!

但最开始谢汝卿并没有对她这样一个比他大儿子还小一岁的黄毛小丫头感兴趣,可耐不住顾若素能磨人啊。

她知道谢汝卿经常被一群码头上的混混欺负,就直接带着一群人把那群混混给收拾了。

知道了谢汝卿家里的孩子没有正经上过学堂,就变着法的办了书塾,把谢汝卿的孩子和好兄弟的孩子全送进去读书,还时不时的就去书塾里给他的孩子们刷好感。

知道谢汝卿虽然满腹经纶,却因为贪官污吏的存在而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就求着她父亲母亲想着办法的把那群贪官污吏的罪证送到了当时的廉明清正的丞相,变相的帮助谢汝卿走上了仕途。

后来,当顾若素知道谢汝卿在顺利的走上仕途之后,又因为他的刚正不阿触碰了权贵的利益被贬到了瘴气横行之地,更是不顾安危打着包袱就跟着谢汝卿去了,最后日月相处,总算是铁杵磨成针,拿下了美男。

那一年的谢汝卿三十五岁,顾若素十八岁。

两人夫妻关系特别的和谐,在谢汝卿四十岁那年,顾若素还给他生下了谢好安。

谢好安出生两年,谢汝卿的父母也就因为年老而去世了,但二老去的特别安详,甚至可以说是含笑九泉。独生子谢汝卿好不容易有了知冷知热的人儿,几个孙子孙女也有个待他们视如己出的继母,日子越发和睦,发家指日可待。

谢汝卿才华斐然且是个十分有远见的人,他不屑于与那些达官显贵打交道,并不是因为他不懂得为官之道和人情世故,而是他一眼就望到了别人的头,瞧出了这些家族底下已经腐烂的根。事实也不出他所料,他被贬的第二年,国库破产,朝野动乱,诸侯混战。

天下纷争,谢汝卿却在乱世之中带着一大家子人靠着自己的才智和顾若素的援助,积累了一笔财富和许多的人脉。

并且帮助了他的结拜兄弟,也就是私生子出生的泰统帝,当今皇帝的父亲,先帝,夺取了皇位,平息了叛乱,收复了河山。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辈新鲜一辈陈。”用在谢家身上真真是再合适不过。

谢家在多年前不过是个不被重用的没落世家,但当泰统帝登上帝位之后,那地位却是翻天覆地。

泰统帝是投桃报李之人,在登上皇位后,并未忘记自己的结拜好兄弟谢汝卿,当下就封了谢汝卿为燕国公,掌实权,助谢汝卿恢复了谢家往日的荣光,门庭若市,钟鸣鼎食。

而谢汝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权势,却并未如同他人一般被迷了心智,让泰统帝失望。

即使他与泰统帝之间有着结拜兄弟的情谊和从龙之功,但谢汝卿依旧是谦卑温逊,戒骄戒躁,一直本本分分的为朝廷和皇帝出力。

皇帝自然也都看在眼里,所以,当皇帝将要去世之际,为了替自己儿子扫除障碍而清算了一大批功臣,却放过了谢汝卿,甚至,还托付谢汝卿做了太子之师,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谢氏的尊荣在新帝登基之后,更上一层楼,但此刻的谢汝卿却不再算得上年轻,谢汝卿自然也知道,新帝若是不出意外,定然活的比他久的道理。

谢家的未来,并不可能只靠他谢汝卿一个人撑着,所以,谢汝卿在对于后代的培育之上,更是狠狠地费了心力,而好在谢家的后生也并未让他失望。

暂且不提那些孙辈,只先说谢汝卿的那些子女。

谢汝卿的孩子中如今最有出息,还能接替谢汝卿位置的,便是其长子谢好问。

谢好问从小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自从在顾若素的安排下拥有了正经读书科考的机会之后,日日都是废寝忘食的苦读诗书。

所以,先天天赋加上后天努力,哪怕起步晚,那文学造诣也非常人可及。

在二十二岁时,便已连中三元,高中状元,入朝为官,后来,还娶了簪缨世族海家的女儿为妻,夫妻情深更是生了两子两女,现下,还做了丞相。

而另外的几个谢家子孙也是各有各的出息,有闻名天下的大儒,亦有保家卫国的将军,更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闺女儿。

即使是出生在谢家荣光时期,被全家宠坏的谢家老幺,她的亲儿子谢好安,也早早的中了个举人,虽无继续科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