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8章 岁月蹉跎,往事不复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礼监手中,但皇帝拥有最终决策权,如果皇帝不满意,可以自己批阅拿出意见来,内阁看完之后,如果不同意便封驳,同意就办事。

王国光提笔:二人少有壮志今入歧途,克终之难,入京徐行提问,革罢回籍听用。

俺答汗在战场上打不过戚继光,无论是京营先锋的试探,还是大同防线,俺答汗都吃了亏,大明的推进不急不躁,俺答汗找不到机会,就把主意打到了朝廷里,试图从内部阻止大明军的前进。

国事正是繁重的时候,他也没说生病,更没有精力不济,但人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王国光这段时间压力很大。

张居正拿过了奏疏,颇为平静的说道:“征战靡费颇重,国事繁忙之时,大司徒理应为国考虑才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帝只需要遵循内阁和司礼监的批红,落印,就可以维持帝国的运转和缓慢衰弱,奏疏抵达御前之前,内廷、外廷已经斗出了结果。

七万两银子,放在国初,够拔三万多次皮了,今非昔比,作为陕西地方的一地长官,这个贪腐数字,其实还在朝廷的容忍范围之内。

但是褫夺官身功名,便彻底没了机会,这是很严厉的惩罚,这是否定了他们的前半生,十年寒窗苦,如梦幻泡影。

贪腐的情况有很多种,张居正就是个贪官,很多时候不贪不能办事,张居正可以理解下面人的难处,在大环境都贪腐的时候,你不贪你就是异类,但贪了还办不成事儿,就不能怪张居正不留情面了。

现在,王国光要走了。

此言一出,整个文渊阁陡然安静了下来,吕调阳重疾致仕住到了西土城之后,王崇古成为了次辅,王崇古这个次辅不在文渊阁坐班,所以实际上的次辅,就是王国光。

入京徐行提问,是拷打贪腐所得用在了何处,追回赃银,说是拷打,其实就是审问;革罢回籍听用,还有起复的机会。

王国光欲言又止,王一鹗在奏疏中说王府内无人居住所以没人伤亡,王国光本来打算问问怀义王土蛮汗在哪儿,后来稍加思索,跟自己又没关系,知道那么多作甚,干脆就没问了。

嘉靖二十三年,王国光中了进士,当年继母曹氏去世,王国光只能赶忙回乡丁忧,丁忧的二十七个月里,他的妻子张氏已然离世数年,在丁忧结束之后,他想找个继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家都没齐,是劣势,是不能进步的,王国光想要进步。

那个地方陛下每个月都去,所以防备极为森严,闲杂人等不得进入,而且是趁夜色偷偷藏在那里,知道的人很少很少。

陕西监察御史张鼎思弹劾陕西布政使王宇、佐贰官薛纶,索贿容奸,这是陕西巡抚石茂华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检举,这件事确有其事,王宇和薛纶一共贪了七万两银子,而且其中有四万两银子是在兰州毛呢官厂里拿到的。

“还有事吗?”张居正看着王国光问道。

王国光深吸了口气,看了一圈文渊阁忙碌的中书舍人、左右通政,开口说道:“这是我的致仕奏疏。”

通政使在洪武永乐宣德年间地位极为尊崇,每遇常朝,通政司奏事原不拘起数,就是说通政使在常朝上,很多时候都是主持会议的那个人,正统初年,英宗以幼冲即位,三阁老杨荣等虑圣体易倦,因创新制,每日早朝,只许言事八件。

坐在文渊阁的张居正,忽然拿起了一本奏疏,眼神变得凌厉了起来,他看完了整本奏疏后,拿起了浮票,深思了片刻才提笔写道:虏王不能敌京营锋锐,故此引动风力,该类奏疏理当查查明,是否通番输银。

怀义王府大火,怀义王不在王府之内,王府还在装潢,来往人数太多,不太安全,而且大明和北虏在交战,土蛮汗这个宗主大汗,被朱翊钧安置的极为妥当。

又贪又做不了事。

王国光看着这两個人名,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人心易变。

想让土蛮汗死的,不只有大明的激进派,还有草原人。

阳城县白巷里是王国光的家乡,他在丁忧期间认识了一个美人李氏,这李氏貌美,整个阳城都知晓,她的父亲是当地的大商贾,对于一个中了进士的王国光而言,求娶李氏,那是李氏的造化。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唯一麻烦的就是李氏李清婉是个寡妇。

李清婉初嫁给了白巷里的白好礼,白好礼不幸病故,这李清婉就成了寡妇,本就是住的很近,这一来二去,瓜田李下,互生情愫,王国光托当地的乡贤田大狩等人做媒,到白府求娶李清婉。

这年头,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李清婉丧夫后,还住在白府,婚丧嫁娶,自然要得到公公婆婆的应允,白好礼的父亲,李清婉的公公白启书不准,严词让李清婉为夫守节。

李氏的公公白启书的想法,不是为了得罪王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