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秦家藏锋  重燃2003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川点了点头,“二哥说得没错。所以小卿说的‘保主粮’,才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秦天胜摸着下巴摇了摇头,“小卿的法子倒是个好法子,但是需要说服国家达成共识才行。

‘掐住无序扩张的源头’,说起来简单,但要实际做到,太难了,里面的水太深。”

秦天川叹了口气,“这两天厚朴写了一份报告递上去了,就看上面最终怎么决策吧。

双管齐下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只是从家庭用油方面着手,只能说能应付眼前,治标不治本。

这事,排除国外的因素后,根子上还是国内的加工产能过剩导致的。”

秦天名散过一轮烟,“国家层面的事情,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就算我们尽力了。

我们做好自己事,天川,这次协调会上,国家需要厚朴收储多少大豆?”

秦天川苦笑了一声,“初步定在1000万吨,后续可能会有增加。”

秦天名点了点头,“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秦天胜嘶了一声,“1000万吨,按照现在的市价2200元一吨,我们需要筹集220亿元!”

秦天川嘿嘿笑着,“三哥,你说少了,预估要400亿。

这么大量的收购,还不止我们一家,价格绝对水涨船高。

我拢了一下,现金流很吃紧,厚朴集团未来五年就别想着扩张了。”

秦天名拍了拍他的肩膀,“当初分家的时候说过,国家的事情,我们四兄弟按照各自流动资金比例分摊。”

秦天川也没客气什么,为国做事,是好事,雨露均沾才行。

本质上四个厚朴都需要国恩浩荡。

秦天山闻言有些咋舌,他倒不是舍不得这个钱。

其实是为国垫资而已,卖出去了,大部分本金就收回来了,再损失也并不会太大。

何况,国家还有补贴,基本上亏不了。

只是占资金而已。

半响他轻叹了一声,“相比起主粮的规模,大豆其实还好。

毕竟规模小很多。

换成主粮,别说厚朴集团,整个厚朴控股搭进去连个水花都没有。

我倒是觉得,其实,如果以后都是这个级别的战争……

我们秦家可以把粮储这块业务给剥离出去,连库一起直接卖给华储粮,这确实不是我们能够参与的战争。

秦家虽大,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秦天胜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家里的实际主事人老大秦天名。

他也是这个意思。

显然,四大粮商肯定不会只盯着大豆一项的。

一个大豆,可以将整个厚朴控股接近40%的现金储备给打空。

再来一个主粮,厚朴可以不活了。

见老大的目光看向了自己,他撇了撇嘴角,“我赞同二哥的看法。”

说罢,他补充了一句,“当然,中央储备业务,我认为还是不能丢,这是我们的护身符。

我建议是将粮食储备换成肉制品储备,我们的业务也接续的上。”

冻肉储备,责任小一点。

毕竟,肉是可以少吃,甚至不吃的。

活下去和吃得好,是两码事。

秦天名沉吟了片刻,转头看向了秦天川,“老幺,这块一直是你在负责,你怎么看?”

秦天川见状,耸了耸肩膀,“你们三个都定了调子,我还能说啥?

储备肉业务也还行,无非是冻库修多一点的事。”

他也没办法,粮油储备,需要的资金量太大,光是厚朴集团,是承受不住的。

而且,国家也不会管你秦家几兄弟狗屁倒灶的事情,派下来的任务不会减少的。

所以,这个问题下,他只能和三兄弟共进退。

秦天名点了点头,不过就在他准备拍桌子打总结的时候,一直坐在一边没吭声的奶奶却开了口。

“你们爸死的时候,要求你们做的是‘藏锋’,不是‘黑心’!”

秦天名举在空中的手,悄然的收了回来,讪讪的说着,

“妈,这次我们该掏的还是掏。但后面的主粮,真不是我们这个体量能参与的事。”

秦天山和秦天胜对视了一眼,又瞄了瞄老母亲的黑脸,不敢开腔。

单单一个大豆还好说,大家勒紧裤腰带,日子不是过不下去。

而且整个厚朴控股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很低,特别是他们两个,完全没有有息负债。

也就是说,其实整个厚朴的资金安全垫很高。

但是,他们一个在走重化工业的路子,一个是在攀生物育种科技树,都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