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玉琢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草。

“睡啦!身子乏得很,一天转两次地里,吃得饭也不多就靠着吸两口旱烟解解乏。”青草拍着她酸痛的身子说。

“恁累啦,先睡吧。”小玉说。

青草稍带羞涩地笑着对小玉说:“累,也不累。四小姐,俺怀了大壮的娃,四个月了。”

“你怎么不早说!我,当姑的都没给他准备礼物,我真是,哎!你真是怎么不早告诉我!”小玉又惊有喜,青草的孩子一定会给葛家带来新的希望。

“四小姐,恁现在说话真好听和以前来的那位寄养在济南的小姐一个样,真洋气!”青草夸赞小玉的普通话。

小玉听了不好意思了,她刚到济南的时候一着急就说葛家村里的土话,回到葛家村一着急竟说的是用五六年学会的洋气话儿。“嗨!这习惯还真是不好说,刚到济南听谁说话都别扭,特别进了学堂一说话就露馅,别提多臊人了!”

“么有陷,哪儿露馅啦?么有陷!”老太婆对着她的肉丝面说没有菜陷,因为她早就把肉都挑干净了。青草把小玉没动的面条里的肉都夹到老太婆的碗里,老太婆又继续挑着肉吃起来。青草笑着看向小玉,“老顽童,人老了得当孩儿养。”

“谢谢,你青草”,小玉摸着青草的肚子说:“他一定也很善良,像你一样。”

“四小姐……”

“别叫我四小姐了,你比我大,叫我小玉吧。”小玉提议出新的称呼。

青草拒绝,“那可不行!”

小玉:“嗯,叫小姑,随着孩子叫,咱这里不都是随着孩子叫嘛,再说你不也叫二壮小叔。”

“那就叫小姑子!”青草顺口了。“多亏了咱奶,要不俺不能嫁给大壮,这辈子也脱不了‘寡妇’、‘克夫’的称呼,所以说俺得好好的孝顺她,好好伺候她剩下的年月。”

小玉点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晚上小玉和老太婆睡在一起,老太婆打着鼾声,小玉在她的鼾声里睡去。

“起来啦,该走了!”五更天里,老太婆坐起来叫小玉起床,“恁起来走啦!”

小玉抻着头问她:“去哪?”

“济南!恁舅舅接恁走啊!快起!”老太婆生怕小玉起晚了。

小玉头脑发蒙地坐起来,“恁要干么?天还没亮,让我再睡会儿。”

“别睡啦!恁舅舅和恁姐姐要走啦,恁赶着去别让落下啦!”老太婆从柜子里又拿出一身新衣服给小玉穿,“俺新做的恁穿了好看,起来穿上走吧。”

“奶,恁知道我现在多大啦?”小玉问。

“恁也是十四岁的大姑娘啦,别怕跟恁舅走,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心善,不会亏待恁得!”老太婆的白发蓬乱的散落下来,小玉伸手捋她的头发,深切地对她说:“奶,俺回来啦!葛小玉从济南回来啦!”

“恁回来啦?”老太婆对上了现时的人——重回葛家庄的小玉。“俺给恁做了衣裳,恁不是说还要回来,看看这衣裳真俊,还是粉红色的,恁穿上!”

小玉接过长袍穿上,粉色缎子的长袍像时兴的旗袍,但是没有开叉,对襟的扣子从脖子一直钉到脚踝,裙子的整个样式像极了牵牛花,穿着走起路来也不牵绊,这一身衣服最像大玉第一天来葛家庄穿的洋装。八分长的袖口,九分长的裙子,裙子底下漏出脚踝和一双绣着白莲花的粉鞋。

“恁转一圈俺看看。”老太婆看得入迷让小玉转圈圈。

小玉转了三两圈停下来,她含着泪看着老太婆。

老太婆摆手让她过去。小玉坐在炕沿上,老太婆把她两根油黑的麻花辫拆了重新辫上。老太太在小玉头上摸着服帖地趴在头上的两根辫子说:“天不早了,走吧。”

小玉霎时将脸埋在双手里哭,老太婆轻抚着她的背。

天大亮起来,老太婆昏沉地睡去,小玉为她盖好被子出了门。小玉在葛家庄的漫无目的的溜达,葛家庄还是葛家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只是偶尔见到的村民脸上都有了几多风霜和年岁,还有在街头嬉闹的小孩儿是新生的产物,不管小玉以前见没见过这些孩子,他们都簌簌地拔着节比着高地成长。小玉出了村口看见葛地主家的几百顷良田绿油油了一片,里面点缀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农民。葛家旺从西边的路口里拐了出来,他每天自东而西的视察他的家业,这是老葛家的传统。葛老地主死后,葛家旺坐着马车看看地头地尾就算完事。李嫚死后葛家旺真的老了,老得和葛老地主一样咂着烟,一步一步地丈量他葛家田地的外围,他和田里的农民一样也要劳作。

小玉:“爹。”

“看看吧,咱老葛家的地”,葛家旺用烟杆指着眼前的望不尽的地说:“这是咱老葛家的命根子。”他说完双手背在身后,烟锅头朝下指着地,挂在烟杆上的烟荷包的线夹在他的指缝里吊着烟袋甩来甩去。小玉无声地跟在葛家旺的身后,葛家旺自顾地说:“张家有张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