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玉琢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想让人看见她难过。

葛小玉觉得纳鞋底、缝衣服、绣花都没个意思,她喜欢听秦老先生教葛大壮背文章,讲历史。秦老先生是葛三丫的公爹,因为葛三丫的关系,葛小玉觉得跟他更亲了,常缠着他问葛三丫的事情。葛大壮笨得很,一篇文章十天半个月一句都记不全,稀稀拉拉地背上几句没一个完整句子,葛二壮还不如他哥呢,长了个嘴只会吃。葛小玉翻来覆去总听那几篇文章,觉得没意思了,在门口蹲不住了,又开始到处瞎逛。

“打死恁,死丫头就会偷!”小玉偷了后娘的梅干,她抱着大半包梅干一路围着院子转着圈小跑,一边跑一边往嘴里塞着吃。后娘跑累了,小玉也停下,把剩下的梅干塞进拴在腰带上的布袋里。葛小玉回去拉住李嫚的左手,李嫚用右手打她,小玉不松开,她拉住后娘原地转圈圈,转得李嫚尖叫起来。李嫚太重了,转起来更是了不得生生把葛小玉给转得飞了出去,李嫚却还在原地转着圈叫。

“鬼附身了!”葛家旺捉住李嫚胖墩墩的正在原地画圈身体,“不要命了,转么呢?”

李嫚指着葛小玉喘气,葛小玉看见葛家旺眼里冒着火星子向她走来。“饿死鬼!”葛家旺一巴掌把葛小玉拍在地上,葛小玉鼻子里直往外冒血。葛家旺一把小玉从地上提起来,拖着她进了堂屋,他把葛小玉扔在地上,“跪那儿块!”葛家旺在屋里喊,“大壮、二壮进来背书!”

葛大壮磕磕绊绊地背起学了几个月的《劝学》。“君子曰、曰、曰:学不可以已、已、已……青青,青,取之于蓝蓝而用用之蓝……”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葛家旺愤怒地提醒。

“奥奥,取之于蓝而而青于蓝……”葛大壮依旧磕绊。

“几个而?”葛家旺问。

“一个。”葛大壮说。

“恁怎说俩?”葛家旺气不打一处来。“一背书,就是个结巴,平常也不见恁结巴!”

葛小玉把手伸进她的布袋里,偷偷吃她偷来的干梅子。葛家旺走过来,一脚把葛小玉踹躺在地上,“生了一群废物!”

“大壮是废物,俺不是!”葛小玉挣扎起来,狡辩着重新跪好。她手里握住刚才掉在地上又被她捡起的梅干。

“哼!他是废物,恁是饭桶!”葛家旺用烟杆戳了下大壮,自己坐在炕上,大壮知道葛家旺是让他给点上旱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葛小玉一口气把《劝学》背下来,她很骄傲自己不是废物,把手心里的梅干塞进嘴里,奖励自己。

葛家旺愣住了,但看见葛小玉吃东西,又气了起来,“还吃!还真是饿死鬼!”葛家旺这次骂葛小玉不同往日,嘴角挂着笑。“恁还会么?”

“大壮学过的我都会,秦先生嘴里说的,俺听了就会,大壮、二壮总不会,俺也不愿意听了,翻来覆去那几句,到成了老和尚念经啦。”葛小玉说。

“接着背恁会的。”葛家旺说。

葛小玉把几年从秦先生嘴里听到的楚辞、《论语》、唐诗、宋词,捡了有意思的各背了一篇,好多大壮到现在都不会,小玉最后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做结语。葛家旺一边咂着烟,一边点着头。

“老爷,吃饭了。”李嫚身后跟着个老妈子,拿着碗和饭盆进来。老妈子是李嫚带来的陪嫁,狗仗人势,刘老妈子对小玉的坏心眼比李嫚还多。

“哼!小玉上桌吃,大壮今夜饿着。”葛家旺瞪了葛大壮一眼。

葛小玉上炕时背着身子往大壮手里塞了一大把梅干。

一家人坐在炕上准备吃饭,葛家旺对葛大壮说:“恁回房重背,背不会就别睡了!二壮恁背。”李嫚见葛家旺没有要吃饭的意思,就把递给他的筷子放在了碗上。葛小玉盛了一大碗米饭,狼吞虎咽起来,李嫚看着白花花的米饭进了葛小玉的碗,又气又急。这些大米是李嫚住在几百里地外沂河边上的娘家给送来的,李嫚家也是地主,以种大米为主。嫁到沂蒙山下,大米便成了稀罕物,只能靠娘家给送些来解馋。

“当家的,孩儿还能小,大大再学也不晚。”李嫚为二儿子求情。

“恁要不吃也走,别在俺眼前叨叨。”葛家旺不愿听李嫚多说话。“小玉在一边上都听会了,还专门给他俩请的先生,背起书来磕磕巴巴的,没脸听俺都!二壮背!”

“君子曰:学不可可可以以已已已……”七岁的葛二壮背得更不入耳。

“滚出去!”葛家旺气得吼出来:“没用!废柴!”

“小玉都十四岁啦,大壮才十岁,二壮才不到六岁,不一样,他……”李嫚狡辩。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