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甘龙心意。

因为商鞅变法本质上就是把甘龙这些世家利益,大部分划分给秦孝公,小部分划分给民众。

文雅一点就是集权,惠民。

甘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明面上安分守己,暗地里百般阻挠,举两个牛逼的例子。

他敢给当时的秦孝公之子,后来的秦惠文王嬴驷下套,让嬴驷触犯秦律。

商鞅不处罚嬴驷,那变法就失败。

处罚嬴驷,那秦孝公就没接班人。

商鞅解题方法是,割了既是嬴驷叔父,也是嬴驷老师,出自嬴氏王族的嬴虔鼻子。

弟子不贤,老师之过。

商鞅赢了变法,输了自己。

秦孝公死后,他就在以甘龙为代表的世家,和嬴虔为代表的王室怒火下,被五牛分尸。

这是其一。

但继位的秦惠文王没有如老甘龙所想,恢复王道治国,而依旧是商鞅那套法。

老甘龙不干了,他造反了。

历数秦国历史,敢在秦国造反的臣子可不多。

这是其二。

第一代甘家,一代目甘龙造反,被灭了。

然后同时期,二代目甘茂紧接着上任,自楚国来到秦国,成为了秦惠文王时期的名将,当上了左丞相。

或许是因为都有一个甘字,也或许是确实有着某种血亲,就和李牧,李信叔侄关系似的。

甘茂迅速收敛了甘龙的势力,让甘家浴火重生,再次成为世家。

甘罗,是甘茂的孙儿。

出过两任丞相的甘家,在现任家主甘罗手上,看上去声势就大不如前了。

只是一个上卿的甘罗,远不如一代目甘龙,二代目甘茂那么强势。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甘家一间房屋。

在朝野都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甘罗,坐在主位上。

在其面前,是鲍白令之。

可以代表博士署除了儒家以外博士的鲍白令之,在其面前连个座位都没有。

“回去罢,此事于我们无关。”

甘罗喝着茶,轻声笑。

“我可不敢刺成蟜公子。”

鲍白令之退却。

独自一人的甘罗用茶盖拨了拨茶汤表面的浮油,滋熘喝了一口。

“我帮成蟜公子杀个侍女,此事与我何干?”

当夜,始皇帝通知群臣,明日朝会。

旦日。

咸阳殿。

始皇帝召开朝会,文武百官齐聚一堂。

文官以左丞相李斯,右丞相王绾为首。

连御史大夫冯去疾三人,居于第一排。

太子嬴扶苏也在此列。

本该满满当当的第一排,却多了两个空位。

原本坐在第一排的武城侯王翦,国尉尉缭人去楼空。

始皇帝头戴通天冠,身边只有盖聂,没有赵高。

刚一入场,没有说事,先拿目光扫视一番全场。

没有看到某个竖子的始皇帝心情不太美丽,轻轻冷哼一声。

本就不敢抬头直视始皇帝的群臣,就更加小心翼翼,不知道始皇帝因何生气。

“自今起,重启相邦一职,位列左右两丞之上。”

始皇帝宣布命令。

这第一条命令就在朝堂上掀起一波小地震。

相邦这一职,本就是始皇帝亲自废掉,因为权力太大,拆分为左右两丞。

如今相邦一职又被始皇帝重启,左右两丞还没有撤销。

这相当于在现有文官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凭空造了一个文官之首。

官职这种东西,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李斯想上丞相,就必须将左丞相隗状拉下马。

而始皇帝如今竟然凭空复了一个相邦,这定然是心中早有人选。

这份恩宠,就是现今最受宠的李斯也不可得,群臣无不羡慕得紧,纷纷猜测始皇帝到底是要调何人为相邦。

他们正坐姿势不变,头脑无一刻清闲。

先去掉了蒙恬,李信,赵高等不在朝堂的人。

再将范围缩小到上卿,官职再往下就不合规矩,哪有一步登天的。

想着朝堂上卿姚贾,甘罗,郎中令章邯,行玺符令事盖聂,内史蒙毅,治粟内史付子康等人。

祈求着自己交好的上卿能入了始皇帝法眼,可以一步登天统领所有文官。

这些在群臣心中有资格成为相邦的上卿们,却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比如内史蒙毅。

昨夜刚随同大父蒙骜闯宫的他,根本就不奢求相邦一职。

虽然蒙骜没与蒙毅说和始皇帝说了什么话,但蒙毅又不瞎。

他看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多岁的蒙骜,就知道结果肯定不好。

始皇帝不追究蒙家,蒙毅就谢天谢地了,

再如治粟内史付子康。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