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七章:当年未曾认命,今日也不妥协!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备有所猜测,立即抬手示意。

“现在要请一人过江去,到江东为使者,与我说动吴侯一起。”

这话一出,满堂皆惊,刘备和刘琦也都是肃然起敬,倒吸一口凉气。

同时后仰上身对视一眼,都没说什么,但大家的想法应该都是一样的。

闹了半天,孙策并没有答应啊?

还要我们去说动他,你这事就扯澹了。

你自己的主公,尚且还劝不下来,现在要我们去劝,说不定还要一起劝江东士族。

荆州有大半都是亲曹派,前段时日一直在教唆刘表投降归附,保住富贵,这些年治理各地,根本看不出来这些人的真实心里。

关键时刻,竟然根本没人能站出来担当大任,包括蔡冒等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将军在内,都是如此。

江东的亲曹派,一定也不少,甚至很多人应该是恐曹派,或者恐徐派。

他们没有交战过,但被战绩所慑,不敢交战,没有必胜之心,这些都是要在辩论之中不断灌输构建,方才可得。

这个人,必须口才极好,对战事有信心,还没打就能够预想到战场之上的风云突变。

甚至,可以随口预演出数场大战,了解彼此用兵,才可驳论众人,舌战群臣。

刘备自问,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陷入了沉默。

鲁肃见他们不说话,于是笑道:“此人去我江东,在下会暗中相助,令其得以知晓各大士人特长,告知军中将军不同之性情。”

“如此,甚至可以连夜猜测,他们会说何等话语来考校,可提前做好准备。”

“两家交好,应当促成,而不是坐等曹操逐个击破,若是想战曹军,自然会暗中推合,惧战者自碎言戚戚,在下不敢保证定然可成,但是却明白我家主公,一定想战!”

“孙氏两代人的基业,打下这一片鱼米城乡,安置百万民众,不愿就这般拱手让人。”

鲁肃负手而立,神情笃定,他背后肯定也站着一位身份极高的人在支持,所以才肯借着吊唁之名,亲自渡江来试探游说。

但不得不说,他所言让刘备很是动心,刘皇叔一辈子被人追赶而奔逃,从北到南,如今竟然还到了贴近江东之地。

如何还能拒绝?

他曾经看过汉献帝坐在天子帝位上唯唯诺诺,在出恭的恭房内哭得泣不成声。

如今,江东联手抗曹的邀约就摆在眼前。

他必须要考虑,这是否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

重整大汉荣光,我刘皇叔义不容辞!

“好,既然子敬相邀,我会在麾下找到合适之人,跟随子敬过江而去!”

孙乾、简雍。

现在是刘备麾下最能对外游说之人,也只能拿得出他们两人。

鲁肃的眼眸顿时晃动了一下,深深地看了刘备几眼,最终还是笑着向刘琦投去了期待的目光,“公子也可寻一人。”

主要他记得,刘备麾下没有能言善辩的谋士,应当多的是勐士武将,而非以谋臣见长,恐怕找不出一个人来。

刘备在新野连续四次败给徐臻计策,这件事在江东传为一段佳话,当然是徐伯文和曹操的佳话。

已经压都压不住了,他刘备在江东的名声可不好,不能让他派人去,否则那些人会抓住这四败,不断追问。

一般人很难压制得住自己的怒气和自尊,恐怕会被说得无地自容。

“我这里,倒的确有个不错的人选,只是年岁太轻,未曾有名。”

刘琦眯了眯眼道。

他说的人当然是马谡,可是如此大事,马谡刚刚到达,只是展现了口才给刘琦看,其余的才能未曾让别的文武看见。

特别是刘备,根本还不了解此人,这样派过去,也许吴侯会觉得不重视,自然难以达成。

刘备刚要劝,却发现鲁肃并没有急着拒绝,刘琦笑道:“他是襄阳马氏之子,最后一人,荆州襄阳的名士之间,流传一句话。”

“叫做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他的兄长便是马良。”

鲁肃点头笑道:“我知道,马良马季常。”

“策论文采飞扬,思绪目光极远,而且军政策论也写过不少,若是能得数年治理或者带兵的经历,积累苦学,日后成就绝不会低,乃至少是治州之才。”

这个评价已经极高,若鲁肃是大儒的话,光是凭借这番话传出去,就足以让马良日后被各地太守疯抢,日后可辅左刺史,或辅左州牧。

若是运气好一些,或者他为人处事得人喜欢,甚至还能再往上,直入云霄到许都。

刘琦笑道:“不错,便是此人,但是他这位弟弟,得举孝廉,自小是马良教导,在十六岁时候,马良就已经说过不如其弟。”

“哦?”

鲁肃顿时好奇,“公子可否,带在下去见一面?”

“请!”

刘琦做了个请的手势,当然也不拖沓,当即带着鲁肃就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