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多思考,主要是思考。”徐臻随便的勉励了几句。
“好,师父请说!”
诸葛亮当即放下手中书籍,坐得端正,收起了脸上一切表情,悉心受教。
不敢有丝毫怠慢嬉戏。
徐臻亲自出言教导的次数不多,几乎都是身教。
以身作则,让诸葛亮效法读书,每逢论道商讨,解惑答疑这些事,都是贾诩在干。
所以,诸葛亮珍惜每一次徐臻言传的机会。
“古时候,有一人名叫仲永,四五岁时候就已经能出口成章,几步成诗,所作之诗篇文章,乡里之人无不赞叹,同样被人称之为神童,且如此早慧,惊为天人。”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徐臻缓缓而言,一开口就将诸葛亮吸引进去了。
毕竟,诸葛亮自己都是九岁方才显露天赋,开始巧思逐多,学习飞速的,这个故事里的人,居然四五岁就可以做到。
同时他也认为徐臻在吹牛逼,毕竟从来没听说过古时有这么个人,所以也好奇他最终会吹到什么程度去。
“那时,乡里之人都以为这孩子,是来自于什么仙境,或者是有仙人抚顶,其父就无比得意自豪,带着仲永到处寻师访友,却也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炫耀其能。”
“每每在友人面前作诗,便可迎得一片喝彩,其父便会心满意足的离去。”
“如此,直到二十岁,仲永也没有入学,未曾得到名师指点,而随着其年岁增长,诗篇也与同龄之人所作无二,再无寸进,最终泯然众人矣,其父再去求学时,各方老师皆言其诗篇稚嫩,学识浅薄,恐不可教导。”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诸葛亮当即微笑,他当然听得明白这是勉励,原来师父的用心在这里。
于是拱手而言,“说明,学海无涯,不可因一时所得而自满,要虚心求学,多思多悟,方可不断增长学识,老师!学生受教了。”
诸葛亮说完这话,自己心里也颇为震撼,收起了方才对徐臻的猜测之心,下定决心继续学习。
但徐臻却叹了口气,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诶?”
诸葛亮呆滞了一下。
徐臻平视远方道:“我的意思是,再好的天赋,都需要有一个好的父亲,你看他父亲若是什么二千石,三公九卿,这种天赋早就准备送去太学日后入相了,你有一个君侯师父,应该庆幸!所以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多学就对了!”
“啊?!”诸葛亮顿时后仰,人有点麻了。
徐臻接着道:“你没悟到我的意思,罚你写一篇千字颂文,题目就叫《我的县侯师父。”
诸葛亮:“……”
趁他呆愣的时候,徐臻当即起身,在诸葛亮头顶抚了一下,然后快速走出帐门来擦了把汗。
好家伙,以后不能再多教了,这小子脑子思绪都很开放,比起寻常人所思要宽泛多了,他居然会怀疑我是未来的人?!
……
徐臻刚出来。
夏侯恩从远处回来,拍马到徐臻面前,将手中长枪插在地上,对徐臻抱拳道:“君侯!探哨巡到身后小林内有动静,果有敌情!”
徐臻顿时笑了起来,“我就知道。”
“吕布已经无路可去,要么被典韦所伏,要么铤而走险来偷我营地。”
“幸好我给他留了一条道路。”
徐臻转身回营中,很快换好了行装,将环首刀与斩马刀配备,此时夏侯恩已经将自己的坐骑牵来。
他上马之后,对夏侯恩道:“告诉所有兵马,营中只留主帐,烛火不熄,让一人进入其中陪伴孔明。”
“营地背后山林埋藏伏兵。”
“其余人在前段巡守不可有异常。”
“我亲自率军在侧督战!”
“喏!
”
此营地,本就是诱饵。
只是没告诉典韦而已。
用意就是吸引吕布这条离群之狼。
因为他已经饿坏了,若是知晓一定会来斩杀徐臻试一试。
而实际上,徐臻以为不会奏效,他根本没料到吕布对自己的仇恨这么大。
他走正路恐怕还要安全些。
山林小道之内不易伏兵,山上又上不去。
在山中做陷阱,就会让吕布察觉跑掉。
只有他从山里小道出来,这样关上门后就无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