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六章:彻查到底  我的姐夫是太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杨溥听罢,心里只是唏嘘,却又长叹了口气。

张安世便道:”杨学士还在为自己的际遇担心?“

杨溥摇头,幽幽地道:“下官所虑者,非是自己,而是……”

他一言难尽的样子,眼睛微微的红了。

一时之间,竟有些潸然泪下:“下官也是读书人,寒窗苦读,下官出身的,也是耕读人家,读圣贤书,立下了扶苍生社稷的志向。可如今真正宦海浮沉,所见的却是当初的恩师、同年、同窗们,虽都曾立下匡扶天下的志向,如今却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哪里有半分为苍生百姓为念之心?下官在想,到底是大家读书读歪了,还是入朝之后,利益熏心。”

张安世无法理解他的感受,因为四书五经里,他只读过春秋。

之所以读春秋,是因为在四书五经里,春秋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不似《论语、《诗经、《尚书、《礼记那般生涩难懂,或是充满了说教。

张安世甚至怀疑,关二哥之所以每日捧着春秋来读,而不是捧着《礼记、《尚书,大抵也是和他一样的原因。

张安世看着杨溥悲痛的样子,收起了思绪,劝道:“好啦,你不必伤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就如我一般,明明我有一生富贵,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可我有玩物丧志吗?我心心念念的,都是苍生百姓,可见人之好坏,不取决于读不读书,或者读的是什么书。”

“你们这些读书人,竟将读四书五经当做一个人德行高下的标志,实在读书读的自己脑子都坏了!若不是因为天下能读书的人少,天下人只能受你们这些读书人骗,谁他娘的在乎你们这些胡言乱语?”

张安世这话说到后头,显然就有点变味了,杨溥没有得到安慰,反而被张安世阴阳怪气的连着他一起,骂了一通。

于是更显得失魂落魄,平日里他都是沉稳和冷静的人,心志也很坚定,可或许因为被人暗中攻讦,使他此时心理较为脆弱,一时百感交集,心中触动极大。

当下,他苦笑道:“哎……好就好在读书,坏也坏在读书……”

说罢,摇了摇头,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到了月底,张安世奉旨入宫觐见。

此时已至初夏。

这时候,天气已是炎热,张安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短袖的汗衫,颇为凉快,可惜入宫却不能穿,待衣冠齐整,便觉得燥热得不得了。

等从宫门走到了文楼的时候,已是一身的汗水。

可这刚走进去,却见朱棣脸色颇为不悦。

更见大臣来了不少,大家都大气不敢出的样子。

张安世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朱棣直直地看着张安世道:“江西那边,铁路的进展,又是神速,已修建了各处的站点,路基铺设得差不多了,不过……这刘卿家与徐卿家上奏,又要银子,他们倒是张得开口,九江至南昌府的铁路,不过区区数百里,如今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银子?”

张安世这一听,顿时震惊,随即就道:“陛下,臣心里有过报价,照理,三四百万两银子,就可完工,可他们已发了这么多银子的债,按理来说,已经足够了,陛下的内帑,又拨付了两百万两纹银过去,资金已经足够充裕,怎么还要银子?”

“这就是朕找你来询问的原因。”朱棣一脸心疼地道:“这铁路,怎的造价如此昂贵?”

“这……”张安世觉得这问题真是难到他了,于是苦笑道:“臣怎么说的明白?”

朱棣便看向夏原吉:“夏卿,你是户部尚书,你来说说看?”

夏原吉此时也是一头雾水,他只是户部尚书,不管这个的啊。

可是陛下问起了,总不能什么都不说,于是想了一下,就道:“会不会是因为赶了工期……”

“赶了工期也不至如此。”朱棣显然对这个答桉不满意,目光便落在另一个人身上,道:“吴卿家,你来说。”

这被点了名,站出来的,乃是工部尚书吴中,吴中毕竟负责修宫殿还有皇陵,有工程的经验,只是此时,他也有点湖涂:“陛下,臣只是工部尚书……”

朱棣顿时怒了,气呼呼地道:“这上上下下,无一人为朕分忧吗?”

张安世道:“陛下,先不要急,我看……不如……委一钦差,好生查问便是。”

朱棣皱眉道:“委谁去为好?朕已派去了礼部尚书,再派什么人有用?”

张安世思索了一下,便道:“成国公朱能,或许可以。”

朱棣听罢,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这家伙倒是适合呢!

朱能乃是武臣,和朝中还有地方上并无瓜葛。

最重要的是这老东西平日里算盘打的精,别看表面上大大咧咧,其实精明得很,算账的事,他再清楚不过了。

于是朱棣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便道:“再拨五十万两纹银吧,再多就没有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了工期,成国公朱能……明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