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上央视了  从教授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村子里,央视记者正在采访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大爷。

“大爷,我是央视的记者,我想采访你一个问题,你有理想吗?”

“那咋木有呢,饿滴理想就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过年了也能给我孙子多包点压岁钱。”

一座高中学校门前,同样的场景,只是被采访的是个背着书包的学生。

“这位同学,我是央视的记者,我能采访你个问题吗?”

“可以,不过快上课了,你尽量问得短一点吧。”

“好的,那我就长话短说,你有理想吗?”

“我啊,我现在的理想就是今年能考上个好学校,最好是京都大学。”

大街上,央视的记者在采访一个上班族。

“先生,你有理想吗?”

“理想?不知道想让孩子一生都平平安安算不算是理想。”

京都影视城,一个群演穿着脏兮兮的囚服,头发散乱,对着镜头笑道:“我的理想啊,就是有一天能当大明星,挣好多好多钱,让我爸妈以我为荣。”

画面又回到了演播室,主持人说道:“以上就是今天的特别新闻调查,你有理想吗,平时的我们很少谈到理想,以至于我们都快忘了我们的理想。时下最火的民谣歌曲理想,唤醒了不少人对理想的探讨,我们栏目组也跟着做了一番调查……”

就这样,陈小小被央视点名了,确切的说是他的歌被央视点名了,那首理想登上了一个央视栏目。

这是央视一套的一个特别栏目,叫做新闻调查,节目主旨在于做一些实时热点的访问,收集大众的看法,然后进行分析,对现实进行一定的反馈。

很幸运的,陈小小的理想一歌引发了足够多的讨论,又非常契合国家提倡的不忘初心努力进取的社会态度,所以就被选进了这一期的节目。

虽然节目里只是略微提了一下陈小小的这首歌,可是带来的热度却是不可比拟的。

毕竟是央视一套,虽然现在看电视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那也毕竟是央视,还是拥有统治地位的。

央视报道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认可,何况还是专栏。

一时间网上铺天盖地的文章又出来了,陈小小不知道养活了多少的网站小编。

这些小编的文章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理想,上央视了,所以我们来谈谈理想。

网友也是竞相留言,加入讨论之中。

“理想牛逼,民谣牛逼,教授牛逼,这就上央视了,教授下一步是不是准备进军世界。”

“不吹不黑,这首理想写得的确很好,引人深思。”

“教授是什么鬼?你们都在说些什么?说理想为什么会谈到教授?”

“楼上的去搜一下教授就知道了,你会感谢我的。”

“教授,你知不知道,你让一个20岁的姑娘爱上了民谣,爱上了吉他,恨透了该死的生活,只想去远方追逐自己的理想。”

“就像教授说的,民谣很穷,但我觉得,民谣不是穷在生活上,而是穷在他没有起伏的高音,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繁琐的技巧。唱的人普通,听的人平凡,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你感同身受,懂得生活。”

“理想永远都年轻,每次听到这里,泪都止不住的流,我已经不年轻了。”

“教授啊,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懂我们?懂这天底下的人?懂这无奈的世界?”

网上的热议陈小小还没感受到,他感受到的是连番的电话轰炸。

挂断了他爸的电话,陈小小在苦笑着,他没想到就因为一首歌,居然惊动了央视。

陈恪行打电话来狠狠表扬了他一番,这真是从前没有过的,因为在这一刻,陈恪行真的陷入了自责之中。

他是真没想到陈小小的音乐天赋这么高,要是随他的意愿让他学音乐,可能华语乐坛早就有他一席之地了吧。

陈小小要是知道他爸在想什么,可能会笑岔气,他以前也写了几首歌,真的不怎么样,乐器玩的倒是挺好。

刚消停一会儿,没想到手机又响了,一看是他妈肖燕。

这夫妻俩还真有默契,打电话都是一前一后。

接通了之后,果然,又是表扬他的,跟他爸说的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就是通知他,他的新诗又被征用了。

刚放下手机没两分钟,又有电话打进来,一看是他岳父花东辰,这今天还真是惊动了不少人,一个个的排着队的打电话话进来。

“小小,怎么样啊,还好吧。”

“呃,都挺好的,伯父有什么事吗?”

“这话说的,没事我就不能打电话给我未来女婿了?”

“不是不是,这不是有点好奇吗,就随便问问。”

“哈哈,其实也有点事,我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来我公司发展呀。”花东辰像是在诱惑小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