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东西我都带来了!”除了这些木桶,郑国泰还带来了生石灰、硫磺、木炭、粗盐、矾等很多材料。
“舅舅辛苦了!”常洵看了一下郑国泰带过来的东西,尽皆分门别类的装好,还算仔细,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场地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常洵问道。
郑国泰连忙道:“殿下放心,咱家在大兴那边有个农庄,专门让人建了院子,以后就熬煮这个碱液。”
常洵点了点头:“用的人一定要可靠,做事也要上规矩,以后咱们一定会越做越大的。”
“殿下放心,都按你的要求办了!”郑国泰说道。
常洵让郑国泰将其他人打发离开,只留下两个可以信赖的郑家老人,然后才安排手下的小太监们将木桶的碱液倒进大锅,再加入内官监提供的油脂和生石灰,让人一边搅拌,一边烧火加热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皂化反应,皂化反应进行的条件非常简单,后世网络上还曾流行自制手工皂。而制皂产业在西方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各种文献资料也是种类繁多。
常洵根据这些资料以及他对皂化反应的理解,整理出一份制皂的大致步骤,让这些太监们一边操作、一边学习,他也在旁边仔细观察、记录。
皂化反应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间需要不断的搅拌,而常洵在观察皂液变化的同时,也在观察这些太监,希望从中发现有用的人才。
当赵士桢来到崇质宫,看到常洵像市井的厨子一般站在一口大锅旁时,顿时惊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