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截断一根手指?”
“截断了为什么不带走?要拿手指做这些无聊的事?”
“为什么偏偏要是右手中指?”
……
随后的半小时内,南鸿很没形象的蹲在地上,抓耳挠腮,苦恼不已。
他面前的灰纹多层实木地板上。
朝着余逸的方向,左右各有一个物证袋。
前者装的是被用来垫桌腿的李超的右手中指。
后者装的是被用来绑电线的华海鸣的右手中指。
物证袋之后,对着他自己和阿米的方向,是一大片被涂抹得乱七八糟的粉笔字迹。
他已经写断了三根粉笔,依然在啪啪啪不停的划着,涂改着。
“案件类型对比……有关联,但只有这两件案子,暂时无法判断是同类型案件,无法交叉类比,缩小信息……行不通。”
“死亡对象类比……死者的通性,非种族主义目标,非女性目标,非儿童目标,非残疾人目标,非富豪目标……非性取向异常目标。只能说皆为成年男性。无效通性。
“地域锁定……一个东宇新区的土著,一个租住在商都区城中村的外来务工者。无实际意义。”
“死亡状态评判……死亡原因不同,死亡环境不同,死亡状态不同,不涉强奸,无性行为,右手中指皆缺失,存有轻度虐尸情节……”
余逸站着看了会儿,就弄明白了。
这位南鸿老师正试着把这两宗案子进行简单串并,并快速展开犯罪侧写。
这方面他了解不多。
只知道犯罪侧写应用于连环杀人案中较多。
连环杀人案的凶犯潜意识中存有强烈的心理喜好性,以及手法顽固性。
针对这两点,找出受害人之间的共性和联系,判断出凶犯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
他还是第一次见真正的现场侧写。
但他不觉得南鸿能侧写出什么来。
因为除了割中指外,两件案子可以说是毫无共性。
侧写,很神奇。
但余逸很清楚,它同时也没那么神奇。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云巅省边境的卡点缉毒警察,凭借经验,知道毒贩经常使用租来的大轿车或七座sv汽车,于清晨驾车,并把后备胎放在后座上以便腾出行李箱空间装放毒品……就会重点关注这种车辆,一抓一个准。
这便是一种最简单的侧写。
不过他不准备多言。
专业人做专业事。
余逸很清楚,自己是有些手段。
比如“问路石”,比如“敲门砖”,以及一些功能各异的符篆。
但在具体破案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技巧上,他跟南鸿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南鸿在地上写写画画的时候,阿米在旁边守着,余逸抱臂看着。
而甘小芸,已经在屋里转了一圈。
她回来时,看到南鸿写到“存有轻度虐尸情节”,皱了皱眉。
忍了忍,看了余逸一眼,又看了这几个字一眼,见他还要准备对这几个字进一步展开,终于是没忍住,弱弱举了举手,低声抗议道:
“南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虐尸判断。”
南鸿有些意外:“哦,怎么说?”
余逸也望了过去,朝她温和笑了笑,以示鼓励。
“如果只有李超,或者只有华海鸣,死后中指被刻意截断,然后拿来当工具使用,只有一个人这样,是个案,那我觉得我可能会同意你的判断。
但现在既然很大可能有关联,那我就认为这不存在虐尸,尽管我不知道凶手为什么杀人后还要刻意截断中指,但我却能明显感觉到,他这种处理中指的方式,无论是垫桌子,还是绑电线,都充满了……爱和尊重。”
啥?!
余逸温和的笑容完全僵在了脸上。
阿米目瞪口呆。
倒是南鸿眨了眨眼,兴趣满满。
干脆甩掉粉笔,扬了扬手:“小芸姑娘。请继续。”
甘小芸认真道:
“世间生死之道万千。
有抹杀生死界限者,称生死都在三界六道中,是以死后为取向。它让如何摆脱死后进入轮回,成为每个人活着的首要课题。生命的无限和永不消亡,给此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基础的行为准则。
有宣扬灵魂不死者,每个个体的灵魂独立自存、相互平等、永恒不灭,同样是以死后为取向。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不死的,所以活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死后为了死后更好地活着。死亡虽不可怕,但死时得不到宽恕则非常可怕。
有认为世界以天地为准,人当孜孜求长生。是将生死看为一体,不分彼此。立主将主要精神用于探讨如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