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0章 锂硫时代的曙光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写的,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这次论文的写作倒是没有花费陆舟太多的时间,不到三便搞定了整篇论文。

考虑到和1凑成一个系列,这次一次,他依然是选择了科学作为投稿对象,将稿件发送到了科学编辑部的邮箱。

投完稿之后,陆舟便没有再去管它,开始为即将在德国马普学会举行的报告会做准备。

然而相比起陆舟在投稿时随意的态度,这封邮件却是让科学的编辑部犯了难。

在科学上灌水是很多大牛们的乐趣,比如和陆舟在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上有过合作的大卫肖就是其中之一。

而科学也非常欢迎这些大牛们在自己身上灌水,毕竟这些大牛们的设备往往足够让同行眼红,论文质量有学术声誉保证,还自带“流量效应”。

然而陆教授这半年三次投稿的“灌水”速度,未免也太惊人零……

问题不是在于2材料本身,而是编辑部里的大多数学术编辑都不相信,陆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1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如此重大的改变。

考虑到最近上刊登的那个碳硫复合材料的论文,以及在能源行业引发的轰动效应。

任何人都有理由怀疑,陆教授可能是为了与斯坦利教授在锂硫电池项目上竞争,在修改了部分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发表了尚未完善的实验成果。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冒险,但在学术界,这样的事情可不是没有先例的。

科学的编辑部拿不定主意,最终还是将这个皮球踢给了审稿人。

这次负责替陆教授审稿的,依旧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巴旺迪教授。

和以前一样,这位“不信邪”的教授在接下了审稿邀请之后,依然是大方地自掏腰包,按照陆舟提供的那份实验报告,像一个老实人一样重复了实验。

然而不管他信不信邪,结果都摆在他的面前。

这一次,他又双叒叕不心成功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