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 章 建设性意见  我真不是妇产科医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蔡明和看了一眼众人,心中百感交集。

好不容易开始凝聚的团结,却要在这一刻要终结了。

他不甘,可是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徐长生这一段时间的表现,让我觉得人活着不能再这么混吃等死下去,既然做了这个工作,就得倾尽全力去为人民服务。”

“从昨天早上,到今天下午四点,我在局里一直耗着,我托了很多关系,希望能让领导同意我们建设手术室。”

“现在财政紧张,我们的工资三个月都没发了,住公房公积金还是三年前上过一次。”

“除了财政困难,主要的还是因为我领导无方,导致医院这么多年来呈半死不活的状态,导致局领导对我们已经失去了信心。”

“尤其上一次省里面来的专家负气而走之后,局里已经放弃对我们的重点扶持。”

这一次全院职工大会,是蔡明和就任副院长以来第二次开这样全院大会。

在没有办成手术室建设资金申请,蔡明和的脸色异常凝重。

原本在这种氛围下,蔡明和不想再说第二件事,可是他怕忍不住,这种欺负人的事,他不忿。

“第二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在此之前,大家要作好心里准备。

今天以尤主任为首的四人急救小组赴11公里急救的事宜,在局里大会上局领导只字未提,而他们所表扬的是县医院功劳。

也不怪人家,在领导的心中,我们这种要技术没技术,要设施没设施的医院,去了也只是帮倒忙。”

说这些话时,蔡明和心里有些小情绪,但事实就是事实。

拿这种体制单位打一个比方,局里就是一个家长,而这些医院都是孩子。

在家长眼中,众多孩子里,能记住的自然是那些成绩突出,表现良好孩子。

作为不受重视的孩子,你想要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那种几率简直微乎其微。

随着蔡明和话音落下,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很多人之前的不理解,也在这一时刻没有辩解,诉说的欲望。

自然也有人嗑着瓜子,幸灾乐祸。

“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可以吗?”

在角落里的徐长生,原本这种会议他没资格参加。

可是因为蔡明和对他的重视,这才破格参加这种严肃编制内会议。

他声音很小,却打破了这凝重的沉默。

大伙都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希冀般看向徐长生。

之所以说是希冀,是因为徐长生在这半个月以来,所有的表现让整个死气沉沉的医院大部分工作态度有了重大的改变。

一个人勤快,会惹得其他人说三道四。

但一个紧挨着一个人努力奋斗,其他旁观者也融入环境中来。

也是这短短的半个月,所有人的心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徐长生最近今天做的手术,让镇上其他居民对镇医院有了彻底的改观。

他们无论出去逛街,还是买菜,都会被别人尊称为某某医生,甚至有的菜农还不要钱。

被人尊重滋味,让他们羞愧的同时,也在内心里潜移默化的做出改变。

与其在这里默默无闻而死,不如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创造出一番事业。

“上面不同意拨款,但我们可以自己去建设,一个月不行,我们两个月,两个月不行我们三个月,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出让所有人另眼相看的成绩。”

徐长生说出自己内心地的想法,在国家过去搞经济建设的时候,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壮大起来的吗、

现在的医院建设,为什么不能效仿国家经济建设时期走过的路呢。

“嗯,小徐说得很有道理,上面没钱,那我们自己赚钱,我们没有技术,那我们就出去学,如果大家小心我,我蔡明和发誓,不把跑马镇医院建设一流的象征医院,誓不退休。”

徐长生一句话让整个凝重的氛围激活了,也让蔡明和有了信心。

徐长生是他手里的王牌,只要徐长生能愿意待在跑马镇。

他学习的精气神就会感染所有人,相信不久的将来,整个跑马镇将医院会焕然一新。

当然,一个集体里,也有唱反调的,也有人安于现状。

尤其是徐长生说出那些话时,更是快速的抛冷水。

首先带头是最反对徐长生下村时,将病人带上来的尚红云:“我就知道人家领导是不会同意,去了也要白去,我们医院拿什么发展,就凭你会做一点小手术?”

“我觉得再努力也没有盼头,上面什么时候给我们拨款,我们什么时候再建设也不迟。”

说话是一个专修内科医生,他是个乡村医生转正的老医生。

他担忧大伙这么搞下去,不但没有把医院建设给搞起来,反倒是让医院陷入两难之地。

“我们自己建设,难道让我们自己出钱不成,我家都快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