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九章 交朋友看人品  五代第一太祖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军使留步!”

朱秀满怀心事地沿着画廊往宫城甬道方向走,准备赶到枢密院拜见郭威,背后突然传来呼喊声。

回头一看,原来是张规提着袍服下摆匆匆追来。

“不知张内侍还有何吩咐?”朱秀忙迎上前。

张规歇口气,拱手道:“杂家还有一事相求。”

“张内侍请说。”

张规苦笑道:“是这样的,近来坤宁宫里的药材所剩无几,太后本就胃口极差,且多年不沾荤腥,只有杂家每日用小火慢炖熬制的药膳,还能让太后多吃几口....

自从邺军进入开封以来,宫里宫外人心纷乱,宫里的药材许久得不到补充,太医署那边,杂家跑了几次也得不到准信。

别看太后地位尊崇,可今日处境却是艰难,前些日大朝会上的场面你也看到了,官家驾崩,人心散了,以往的旧臣,没几个还会把太后放在心上....

朱军使是郭司徒身边的红人,劳烦您跟郭司徒说说,请他吩咐底下人,稍微照顾一些太后宫里的吃穿用度,不求锦衣玉食,只求米面茶盐能及时供应,若是各种滋补药材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张规满眼恳切,朝朱秀作揖。

朱秀忙搀住他:“张内侍无需如此,在下记住了,待会去枢密院见到郭公,在下一定会如实禀报。”

张规感激地道:“多谢朱军使!杂家没求错人,朱军使也有一副仁慈心肠啊!”

朱秀苦笑,从沧州到泾州再到开封,如果他真的仁慈,恐怕活不到今天。

只是冤有头、债有主,不牵连无辜之人,这是他一贯奉行的原则和底线。

张规笑吟吟地看着他,嗓音细柔:“太后说朱军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乃是有福之相,杂家祝愿朱军使往后平步青云,扶摇九霄,早日门荫子孙,富贵永享!”

“多谢张内侍,在下日后升官发财,就全仗张内侍今日吉言了!”朱秀莞尔一笑。

“哈哈朱军使可真是一位妙人!”

张规的笑声有种压抑般的嘶哑、尖锐,不是特别好听,不过能感受到他的真诚。

“郭司徒麾下果然人才济济,又有朱军使这般天下罕有的少年英才,难怪能成就不世功业。不过邺军之中也有野心之辈,前些日....”

张规笑谈间就要说起大朝会那日,坤宁殿里有鬼祟之人接近皇帝受命宝之事,旋即想起来李太后叮嘱过,这件事不可外传,急忙闭嘴不言。

朱秀好奇道:“张内侍此话从何而出?前些日发生了什么?”

张规迟疑了下,四处看看,拉着朱秀走到一间挂上锁的闲置宫室门口,低声道:“此事原本太后不许我外传,既然朱军使问起,杂家就多嘴说一句,郭司徒麾下有人或许不安分,朱军使可得找机会提醒郭司徒,让他有所提防。”

“张内侍不妨详细说说。”

张规轻声道:“那日大朝会,有人在坤宁宫里窥伺皇帝受命宝,虽然没有抓住现行,但杂家猜想,肯定是当日宿卫宫禁的禁军将领,其他人也没有机会进入后宫,靠近坤宁殿!”

朱秀眨眨眼:“会不会是宫里的宦官宫女?”

张规摇摇头:“宫廷规矩森严,掖廷局、宫闱局的杖刑可不是闹着玩的,哪年不得打死几十个不守规矩的宫人!每次出事,各宫侍奉的宫人都要轮流去观刑,她们顶多私藏些针头线脑,窥伺皇帝受命宝这种掉脑袋的重罪,没人敢犯。”

朱秀点点头,“如此说来,恐怕真是当日进宫宿卫的禁军所为。”

张规细声细气地道:“太后吩咐杂家不许外传,说是怕搅乱邺军军心,被郭司徒部下记恨,说太后挑拨离间....”

张规顿了顿,自嘲一笑,拍拍自己的嘴:“或许是杂家许久不跟宫外的人说话,又或是见了朱军使觉得投缘,情不自禁就说了这许多话....呵呵,朱军使莫怪!”

朱秀笑道:“在下也觉得与张内侍有几分投缘,在下右边耳朵有颗痣,张内侍也有,位置几乎一样。”

朱秀指指自己的右耳朵。

张规凑近瞧了眼,下意识摸摸自己的右耳朵,惊喜道:“当真一模一样!”

也不知是不是张规看朱秀顺眼,还是因为俩人右耳靠近耳垂的地方都有一颗黑痣的缘故,张规看朱秀的眼神又亲切了几分。

“杂家以前有个侄儿,年纪比你大几岁,可惜被李业害死了....如今,杂家在世上可没有亲人了....”

张规想起了自己不幸的侄儿,唏嘘不已。

朱秀笑着拱手道:“张内侍年长我许多,若不嫌弃,往后私下里,晚辈就敬称您一声张叔。”

“这怎么使得!”张规嘴皮子颤动着,“朱军使是郭司徒的心腹部下,前途无量,杂家可受不起朱军使称一声叔....”

朱秀笑道:“听闻张叔和郭司徒在太原时就是故交,算起来您也是长辈,当得起这声敬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