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的有道理。只是我总觉得你言语中对当今官家和朝廷不满,心中没有敬畏之意,故而提醒。唐末乱世已逾四十年,天下疲敝,人心思安,依我看,该到了拨乱反正,重归一统之际。
将来你我都要为朝廷效力,切不可因为言语间的小罪过,断送了大好前程。我知你在沧州时与官家有些矛盾,但也不可因此常怀怨怼情绪,以免将来祸从口出。”
“多谢赵大哥提醒,小弟记住了。”朱秀笑呵呵地道谢。
赵大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当真是为他着想,朱秀心里还有些感动。
朱秀饶有深意地道“赵大哥,依你之见,这刘汉江山真能一改以往短命王朝的宿命,使得九州一统宇内澄清?刘家天子当真是那天命之主?”
“这”赵匡胤怔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沉吟不语。
好一会,赵匡胤才苦笑道“贤弟如此问,愚兄当真不知该如何答。只能说,当今官家虽无雄才大略,但好歹已经成年,不会任人摆布。朝堂上有四大顾命重臣,军中又有郭帅、高帅、符帅这样的中流砥柱,只要官家勤政爱民,不犯糊涂,不犯大错,江山日益稳固还是能做到的。”
朱秀咧嘴笑了,轻摇蒲扇悠悠道“小弟也是同样的想法。”
赵大作为高级衙内,他的看法和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
代表的就是一帮朝堂勋贵功臣的普遍认知。
中原江山已经乱了太久,死的人太多,不光百姓苦,官员贵族们也苦,人人命如草芥。
所有人都渴望治世的来临。
只可惜当皇帝的人依然是刘承祐,一个骨子里狠毒疯狂的家伙。
朱秀看着赵匡胤,看见他熠熠生辉的双目里,充满对新朝的期望。
对于二十二岁的赵匡胤来说,年轻的刘汉王朝跟他一样充满活力和无限可能。
他是新朝廷的显贵功勋之后,军中后起之秀。
他有一颗从军报国,马上取功名富贵的雄心。
眼前的赵匡胤,和诸多有志青年一样,希望多年以后,可以成为朝堂的柱石之臣,实现上佐天子,下理万民的人生至高理想。
赵匡胤被朱秀灼灼发亮的目光盯了好一会,抬起手掌在他眼前晃了晃“贤弟?贤弟?想何事如此出神?”
朱秀回过神,打了个哈哈敷衍过去。
院门狭开一条缝,一个人影闪进,快步走到朱秀跟前,低声道“启禀少郎君,有一支队伍进入镇子,二十来人,正在寻找投宿之处。”
“什么来头?”
“自称是一伙布贩,原本要从华州到桑泉去贩布,渡口封锁,只能滞留等候。”
朱秀皱眉,想了想道“可有异样?”
“这些人俱是高大汉子,目光凌厉,随身携带兵器,行进间颇有章法,不似普通百姓。”
朱秀和赵匡胤相视一惊,马上起身道“招呼我们的人提高警惕,暗中策应,听我号令行事。”
军士应了声,匆匆离去。
“我们过去看看。”当即,朱秀叫醒史向文,三人离开土院。
镇子中心,只有一间酒肆还开门做生意,朱秀三人赶到时,酒肆篷布下,仅有的四张方桌已经坐满。
几辆骡车拴在酒肆外,车上装载箱子和一捆捆粗布。
酒肆外围还有几个挎刀的汉子四处巡逻,看到朱秀等人赶到,明显变得紧张,暗中提高警惕。
朱秀和赵匡胤交换眼神,这伙人来头不寻常,根本不是什么布贩子。
其中一张桌子上只坐了两人,一个是二十多岁的黑脸青年,粗声如雷,虎背熊腰,容貌粗犷,隔着老远都能听见他的粗嗓门。
另一人三十多岁,相貌俊朗,气度沉稳,虽是一身粗麻布袍,却难掩贵气。
朱秀扫过一眼,心中暗笑,这些人演戏的功夫实在太差,也就只能骗骗没见过世面的乡民。
“小心!这些人俱是武士,身手不凡!尤其是单独坐的两个!”
赵匡胤握紧刀柄,以极低的声音提醒道。
朱秀见他紧紧盯住那黝黑青年,小声道“赵大哥认识此人?”
赵匡胤微微摇头,低声道“有些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酒肆里的人也看见外边站着的朱秀三人,俊朗男子皱眉,暗中打手势,示意手下人戒备。
黑脸青年瞥了眼,不以为意道“符老大不用紧张,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不会有人认识我们。”
俊朗男子低声道“这些人似乎也不是此地百姓,小心些。”
黑脸青年余光扫了扫史向文,嗤笑道“好大的块头!不过肯定中看不中用,我黑大王三拳两脚就能解决。”
俊朗男子无奈苦笑,摇摇头没有说话。
此二人,正是乔装打扮,想要混入蒲州城打探符金盏下落的李重进、符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