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对此也毫无办法,只能让新22师和新38师尽快打通孟拱河谷,企图用地面部队把物资输送到密支那。
但在当地的雨季中,也是草木生长的季节。几乎一夜之间,高高低低的树杈就萌出了新的嫩芽,无数不知名的杂草从土里钻出来,发了疯似地往长,把原本就障碍重重的林地堵塞得更加举步维艰。
旱季里积累下来的落叶被雨水浸泡成了烂泥,从四面八方流淌而来的污水就在这烂泥中肆意泛滥,时而淤成汪汪水洼,时而又汇成道道沟渠……
坦克和炮车一旦陷进泥潭里,根本无法前进。
没有战车营和炮兵部队的压制,攻击孟拱镇和加迈镇难加难。
地面的运输更是困难至极,远征军的后勤变得一片混乱。
为此,在密支那周围的战斗中,中米部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官兵们在泥水中挣扎着发动攻击,大雨使密支那周围的土地变成一片泥潭,进攻部队既不能快速移动,也无法就地隐蔽。
而日军则在工事中扣住九二式重机枪的扳机,就仿佛要把储存的子弹打光。
中米士兵缺乏炮火支援和有效协同,在城外繁茂的丛林,遍布的稻田和翻涌的泥浆里艰难向前,在几乎成为活靶子的情况下,和日军一个又一个加固的工事据点搏斗,很多人倒在那些日军的散兵坑四周,永远不能再起来。
满员三千的美军麦支队减员一半,而米军许多人员因伤病回到后方就无论如何不肯再重返前线,史迪威几乎用棍子将所有留在后方的米军战斗兵员赶回了密支那。
事实,对日军长期筑垒、工事坚固的密支那,孙立人和廖耀湘两位师长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该先切断密支那与孟拱、八莫之间的联系,而后以围困和消耗的方式歼灭其守军。
这样的建议,应该说考虑到了日军顽强的据守能力,也有利于中米联合部队发挥远比敌军强大的兵力与火力优势。
但是,柏特诺并没有采纳这样的建议,仍然下令不顾雨季,尽快对密支那进行强攻。
在和华夏的三位师长闹掰之后,华夏部队暂停了对密支那的进攻,战事一拖再拖,每天只是象征性地往前推进50米的距离。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气得柏特诺不轻。
史迪威知道后,觉得柏特诺已经不适合继续领导密支那的部队,打算换人了。
只是,用米军的将领来领导华夏的部队明显不合适。不说别的,东方的打法和西方的战法就不一样。
东方华夏喜欢多采用计谋而米国则多采用他们的米国式进攻。
所谓米国式进攻,即严格依赖大量的火力和兵力优势,轰击正面敌人,在兵法中可称“一力降十会”,让许多传统兵家为之扼腕。
但在密支那城下,空降到达的盟军并无绝对兵力优势,后勤在雨季中举步维艰,空投十分困难,一个炮兵单位一天只有150发炮弹的补给,所以,柏特诺的打法在此处有些文不对题,在战斗经验丰富的日军部队面前显得战术呆板,缺乏变通。这就难怪深谙东方兵法的中**队各级将领,对这位柏参谋长缺乏敬意了。
如果不了解两支部队的不同,还是会出现意见和分歧。
最终,史迪威把华夏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新一军的军长郑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