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 孟拱论战  从我的团长开始崛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康河谷的战役随着孟关和瓦鲁班的攻破而宣告结束。

驻印军乘胜追击,田中新一带着日军第18师团的残部逃进了孟拱河谷。

孟拱河谷地势险要,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10至20公里不等。河谷两侧大都是330米以的峭壁,壁立千尺,陡峭难登,被称为“竖布山”。

谷地南高北低,江流其间。南北走向的南高江将河谷劈为两半。

谷内的加迈和孟拱两大重镇隔江对峙,攻守相望,互为犄角。

由胡康河谷出坚布山口后,有一条可行驶汽车的公路直达孟拱,出孟拱河谷后即是密支那。

孟拱还有一条铁路通往密支那和曼德勒。

日军见驻印军势不可挡,立即调集原防守在密支那的114联队一部和56师团的146联队一部,增援加迈刚补充完的55联队和56联队。

对于河谷内的地形,川军团的那一撮老兵非常熟悉,第一次进军的时候,他们就曾经到过这里。

尤其是李连胜,在谷口的河滩阵地遭遇日军的伏击,深受重伤。后来,被龙文章和王飞他们相救,伤好之后回到虞师,加入到主力团当了营长。

此时,驻印军和日军都在积极备战,现在是雨季,山洪爆发,峡谷内的南高江水势涨,江面宽有几百米,道路更是泥泞难走,泥浆可没到膝盖。

这样的天时地利,对驻印军的炮兵和坦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在孟关的临时指挥所,驻印军的高级将领们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内容主要是对胡康之战的总结,以及接下来对孟拱河谷的战略部署。

胡康河谷圆满拿下,本应该高兴的事情,不过,史迪威并不是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廖耀湘和孙立人与他的指挥产生了分歧,还有一点,前一段时间,他和校长闹得也不愉快。

在驻印军进行反攻之前,校长命令他说,在战术,要用三个中国师对付一个日本师。

如果日本人发起进攻,则要用五个中国师去对付一个日本师。

校长命令他一定要稳妥行事,让日本人采取主动。只有当日本人的攻势停下来,开始后撤时,中**队才能发起反击。

校长还警告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集结部队。如果中**队一集结便会立刻被日军歼灭。

史迪威则主张用纵深防御战术,即部队要一个方阵接一个方阵连续出击,距离不超过50公里。

校长对驻印军的战斗力很信任,但史迪威提出来的观点与米国的军事理论完全相悖。

米国的军事理论强调进攻而不允许把部队化整为零,削弱其战斗力。

史迪威是一位战术专家,对华夏军队有深入的了解,对校长有意放弃主动而感到特别生气。

而且,他在华夏呆的时间久了,成了一个中国通,他已经认识到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来看,都很难依靠果党去战胜日本侵略者。比如援助的物资,本来很多,到了士兵手中就很少了,这种事情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同时,他还认为红色武装代表着华夏的新兴力量,同意政治顾问戴维斯关于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组的报告。

由于这件事情,因而受到校长的冷遇,他们的关系也日趋恶化。

校长已经两次申请米国方面把他调走。

现在,会议还没有开始,各师的师长、副师长纷纷落座。

孙立人、廖耀湘、虞啸卿、任善非、唐基、高士会,还有大婴、米国的几个将领,都在下面暗中观察着史迪威的脸色。

只不过,史迪威的脸满是皱纹,戴着一副眼镜,看不出喜怒哀乐。但从至今没有说一句话可以判断出,这位米国陆军中将不太高兴。

过了一段时间,从外面走进来一个米国中校,朝着史迪威小声说了些什么,史迪威说道:“让他进来吧。”

众人都很疑惑,不知道史迪威在等什么人。

这个时候,王飞内心忐忑地站在会议室门口。照理说,这种高级别的会议,他一个团长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史迪威将军专门派人把他叫了过来,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一定是因为次不服从命令的事情。

“报告!”王飞朝着里面的所有高级军官打了一个标准的敬礼。

“进来。”

史迪威说的是汉语,他的中国话说的很流利。

王飞走进了会议室。

史迪威坐在会议室的正中央的位置,王飞一眼就看见了他,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略有耳闻,不说别的,单说修筑了一条1000多里的中印公路,帮助华夏训练了出来了一支驻印军,这样的国际友人,值得尊敬。

于是,王飞又单独朝着史迪威敬了一礼。

史迪威同样也在打量的王飞,对于川军团,他早就听说过,而对于这个年轻有为的团长,他早就想要见一见。

今日一见,此人英俊干练,果然名不虚传。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