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想做这样的冤死鬼。
于是,他再也顾不上贝勒爷的体面,赶紧像狗似的爬过去,捡起地上的奏章一看,才明白自己是如何惹火了父汗的。
事情还得从是天命6年(1621年)3月21日说起。
那天,后金大军在努尔哈赤的亲自率领下,攻克了辽东重镇辽阳城。
辽阳城是辽东都指挥使司的治所,其地位相当于后世的省会,是大明在辽东最大和最重要的城池,是大明统治辽东的立脚石。
当时的辽阳城,居住着超过十万汉族居民。商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府库里的兵甲钱粮,堆积如山。
努尔哈赤攻陷了辽阳城,就像老鼠掉入了米缸,九世的乞丐闯入了地主老财家的银库,稀罕得不得了。
他当即不顾贝勒大臣们的反对,于当年5月,硬生生地把都城从原始森林里的赫图阿拉,迁到了地处平原边沿的辽阳城。
后金把都城迁到辽阳城,正式标志着辽东大地的主人,由大明变成了后金。
也标志着后金由一个渔猎社会,逐渐发展到了农耕社会。
迁都后,努尔哈赤为了巩固对占领区的统治,后金在辽阳城内外,实施了圈地、占房、剃发、易服、杀儒和捕逃等六大法令。对十几万汉人实行高压统治,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面对后金的残酷统治,辽阳城的汉人们,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或举行暴动,攻打后金的官衙,与敌人同归于尽。或三五成群,敲落单后金人的闷棍,再一刀毙之。或夜深人静之时,潜入后金人的家中,往水井、往食物里投毒……
汉人们如火山喷发般的反抗,使努尔哈赤无计可施,被逼于1622年,在辽阳城以东5里的太子河边,修建了东京城,作为后金军民的居城,实行汉人与女真人分城而居的政策。
这便是在真实历史上,满清入主中原后,凡有八旗兵驻扎的城池,必建“满城”的原因——防止汉民的阴招。
至此,辽阳城汉人们的反抗,才稍稍平息。后金对辽东的统治,才能够勉强推动。
不料从今年一月开始,努尔哈赤对汉人的高压统治,再次变本加厉。有数不清的汉人男子,因某些小错而被斩首示众,他们的家人被贬为奴隶。
辽东的汉人于是纷纷携家拖口逃往辽南。在路上被八旗兵拦截杀害的,不计其数……
辽东的大地上,再一次卷起腥风血雨……
皇太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奏章的。奏章中,他委婉地建议努尔哈赤要善待汉人,并指出对汉人残酷迫害的严重后果是“玉石俱焚”。
可能是写奏章时用词不当,或者是渗透有强烈的个人情绪,所以奏章中有些句子说得很不好听,比如“天必不假命于我大金”、“父汗英名亦为青史所污”等等,彻底惹火了努尔哈赤。
搞清楚了努尔哈赤发火的原因,皇太极忙不迭地磕头说:“儿臣冤枉呀,儿臣只是在遣词造句上写错几句话,求父汗善待汉民而已,哪里敢有谋反之心?请父汗明察!”
“朕量你也不敢!”
努尔哈赤怒火冲天地走到皇太极身边,用力踹了他两脚说:“别整天跟范文程那帮汉人儒士混在一起,道什么风花雪月,谈古说今,然后就来对朕说要‘女真汉人同一家,善待汉民夺天下’的废话。
你最好给朕记住了。咱们女真就是女真,他们汉人就是汉人,就如天上的雄鹰和树林里麻雀,它们能同为一家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你没有读过?你的书莫非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努尔哈赤怒气未消地绕着皇太极走,一边走一边骂,突然他弯腰低头,对被他骂得狗血喷头的皇太极低声说:“去年底,户部报上来的存粮只有六十万石粮石。六十万石,你明白没有?
粮少人多,朕不杀多几个汉民,难道还要等到天灾人祸时,他们造反来杀朕吗?
朕明白地告诉你,如果今年的收成也不好,朕明年开春就会下旨,杀无谷之民!
用你的猪脑子想想吧。现在我们统辖着一百多万汉民,不找理由杀掉他几十万,你能睡得安稳觉吗?”
说完,努尔哈赤拂袖而去。把冷汗涔涔,脸色如蜡的皇太极,留在了勤政殿内反思……
只是皇太极不会知道,努尔哈赤刚才那番话,已经为天命九年至天命十一年的辽东大屠杀,揭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