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各选出一位临时召集人来。
我也不想搞直接指定的事,我们采用推荐制。能获得其他人的推荐,也是对大家社交能力的肯定。
现在有没有同学推荐别人?”
吴楚之和萧玥珈仿佛得到了信号一般,同时站了起来,先后开了口,
“我推荐1203的吴思明同学!”
“我推荐2101的关佳佳同学!”
萧亚男点了点头,在黑板上写下吴思明、关佳佳俩人的名字,“很好!还有推荐的吗?”
下面有心思的同学面面相觑,推荐谁?
不带这么玩的啊!
我特么的想自荐啊!
不过教室里面更多的是,在底下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们。
要保研的谁管这玩意儿?
至于考研的考哪儿?
考华清吗?
那不是里外不是人?
要知道华清和燕大可是死敌。
至于那些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压根儿就不会考虑在简历上留下诸如班委、学生会、党员这类信息。
绩点分数,才是这些吃瓜群众们所关注的重点。
在这里,萧亚男为了配合吴楚之和萧玥珈,玩了两个小手段。
一是调换了班会环节,先选召集人,然后再自我介绍。
不过相比起其他院系很多就是辅导员直接指定的行为,能够进行选举,已经是无可挑剔了。
二是改自荐为推荐,毕竟如同吴楚之和萧玥珈两个寝室一样,这么提前内部商量好的,很难遇上。
能考到这里的,谁又比谁差呢?
吴楚之是前世有过经历,所以开班会前,提前在寝室里就和大家开诚布公的谈过。
他自然是不会参加,第一个表了态,寝室里谁参加,他就支持谁。
柳斜阳也是打定了主意,以后跟着他混,也不需要班委这类学校的磨练。
等燕京这边理顺了,直接扔进分公司里实际操练一个星期,都比在学校里混四年好。
赵丰年犹犹豫豫的,他也想跟着吴楚之混,但未来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呢?
吴楚之看出他的犹豫,也没有勉强,让他和同样表明态度的吴思明石头剪刀布。
输了的赵丰年,吴楚之让他第二年再去做班委,第一年先混学生会。
有萧亚男的支持,学生会也是很好混的,而且元培班没有学院的说法,做为补偿,可以直接去校学生会。
再说了,吴楚之就不相信了,平时带着他们混久了,还会忽悠不过来?
到时候他们就明白了,这些职位对他们没什么用。
而萧玥珈寝室里比较干脆,只有关佳佳一人有需求。
慕瑶是准备继续读研深造后,留在大学里面教书的。
陈书敏是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出国了,她要争取的是交换生名额。
所以,在萧亚男三次询问后,见无人推荐后,就直接拍了板,“那我在这里就宣布,吴思明为男生召集人,关佳佳为女生召集人。
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的竞选就放在军训后。”
脑瓜子转的快的人也早就反应了过来,这和萧亚男直接指定相比,其实就是套了一层民主的外衣而已。
进入大学的第一次班会,让他们体会到了为什么大学被称为小社会。
在社会里,机会从来不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而是留给提前准备的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吴思明寝室还仗义的去给大家买了卫生巾,避免了不少的尴尬。
相比起其他的路人,吴思明无疑得到了很多男生的支持。
绝大部分男生的态度就是,谁上都行啊,这个吴思明更会来事,就他吧。
而女生?
嗯一个寝室不分成三派已经是难得的了,完全没有团结的可能性。
所以关佳佳只要军训表现的不要太拉胯,她的位置也是稳固的,毕竟人都是有惯性反应的。
如果到时候吴思明等人振臂一呼,大部分男生的票也会给她。
萧亚男本以为第一次班会应该就这么风平浪静的结束时,没想到在最后自我介绍环节上出了岔子。
前面几个女生还好,都是说说姓名,来自哪里,兴趣爱好,祝愿什么的,波澜不惊。
第一个男生林闯走上了讲台,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并不让人生厌,
“大家好,我叫林闯,来自燕京人大附中希望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能和老师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另外,萧玥珈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是我的理想型,恳请大家成全。”
林闯说罢,下台前朝着萧玥珈的方向笑着挥了挥手。
底下同学们开始纷纷八卦起来。
“哇青梅竹马啊!”
“这是宣誓主权的意思吗?”
“听说萧玥珈喜欢的她旁边的吴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