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9章 机会!机会啊!  都督请留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

这天入夜后,成都的武陵郡王府内一切如常,但直到深夜,书房的油灯都一直亮着。

萧衍幼子,被封为武陵郡王的萧纪坐在书桉前,已经整整一天,眉头不展。

为自身的处境感到担忧。

平心而论,萧纪虽然跟梁国朝廷斗法屡战屡败,但实际损失并不大,也没有跟朝廷彻底撕破脸。双方的斗争,始终都是被压制在“政治层面”。

一方面,朝廷并未在汉中以东屯扎重兵,只是例行在汉水中游的始平郡湖北武当山附近屯扎了一支规模不大的兵马,而且几乎没有出过郡。另一方面,萧纪也很有尺度,没有出蜀地挑衅刘益守的权威。

他似乎对自身实力也有很清晰的判断,感觉不可能打得过朝廷的兵马。

萧纪原本的打算,就是在蜀地安顿下来,当个天高皇帝远的藩王。

刘益守不来惹他,他就不去做那些无用功,至于篡位不篡位的,萧纪没有放在心上。

萧衍都已经死了,萧纪最关心的当然不是怎么给爹上坟,而是自己要怎么过下去啊。

哪怕生前再厉害的人,死了也就死了,什么也没有了,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这些年萧纪在蜀地苦心经营,还是颇有政绩的。毕竟蜀地远离中枢,萧纪一切都要靠自己,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把身边环境搞好,自己才能过得更好。

因此来到成都,并安定下来后,萧纪就招抚蜀地僚人,充实人口,鼓励百姓开荒,实行宽松的土地政策;蜀地因为梁国与北魏数十年拉锯战,已经民生凋敝,于是萧纪又下令重建了空置百年的邛州四川邛崃与戎州四川宜宾县城,部署军队招揽百姓入驻;收缴蜀地各处盐矿盐井,特别是自贡地区的富世井、大公井等超大型盐井,大肆贩卖私盐赚取不菲的财货,用以充实军备。

总而言之,萧纪享受着梁国朝廷提供的军事保护,向朝廷缴纳着数量很少的“保护费”,安心在蜀地猥琐发育,且颇有成效。

他能夺回汉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靠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而不是自身的军事实力有多么出众。

没有梁国朝廷作为依托,贺拔岳早就派兵入蜀了!

萧纪对此有着清醒认识,因此时常担忧朝不保夕。

客观的说,虽然与刘益守政治立场不同,但这些年萧纪在蜀地还是作出了很大功绩,为发展蜀地民生提供了很多便利,比他那些倾覆灭亡的兄长们要强不少。

也幸运得多!

然而如今萧纪却面临一个问题:上次出蜀地攻克汉中,直接将他跟朝廷的关系闹僵了。

刘益守下令册封萧纪长子萧圆照为汉中王,就是一道凌厉的反击。

这是一件很令他恶心的事情,堪比热翔湖脸!

而且这次册封影响深远,导致后续的麻烦事情一波接一波。

萧纪无奈接受朝廷的册封后,就与长子萧圆照打商量:你还是世子,将来这些都是你的,汉中你就假模假样过去就藩,掩人耳目,潇潇洒洒的过日子就行了。等外面风头不紧了,再回到成都来,反正也没人核查你到底在不在汉中。

汉中那边的政务军务,为父我会接手,不必你操心。

听萧纪这么说,萧圆照满口答应,态度极为恭顺。

然而当萧圆照到汉中去“就藩”后,立刻就翻脸不认人,推翻了他们父子二人之前的约定。

出发前萧圆照还信誓旦旦的对萧纪表示:亲疏有别,儿对朝廷那边只是敷衍而已,汉中的事情,还是父亲一言而决。

可是去了以后,萧圆照马上就忘记自己曾经说过什么了,在乘人不备的情况下,将萧纪派去监视的人全部驱赶走,又收买了派去驻守的武将,对他们大肆封赏提拔加以笼络。

事到如今,汉中已经完全脱离了萧纪的掌控!

汉中是粮仓,地处要害,而且面积并不算小。萧圆照占着这块宝地简直要乐疯了,压根就不想履行之前跟父亲萧纪的约定。

朝廷封他为汉中王!他在这里镇守一方,有什么理由去听萧纪摆布呢?至于继承萧纪的爵位,将来统治蜀地,呵呵,这年头谁比谁傻啊!

在萧纪没有拿到汉中以前,萧圆照对此是很期待的,因为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越过萧纪掌控权力。也只能等着盼着。

但自己老爹控制了汉中,而且朝廷将他萧圆照册封为汉中王后,这位武陵郡王世子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现在就是名副其实汉中郡的一把手啊。无论是实控,还是名分,萧圆照都捏手里了。

既然现在就可以爽翻了,那为什么要等以后呢?

他为什么要等着萧纪咽气后,再去继承武陵郡王这个虚无缥缈的爵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