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跟着我,去我老家逛逛?”
“你的老家?不是在镇上?”
“当然不是,我的老家在黄土高坡,过了黄河还有二百里。”
“怎么,小林,你家也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来的。”
“不是,我家可是大榆树公社的土著居民。”
“大槐树,大榆树。”徐扬坐直了身体,“对了,小林,大榆树公社也是因为有很大的榆树才起的这名吧。
林峰点点头,“嗯。”
徐扬歪着脑袋,“我来这都三年了,怎么一棵榆树也没看到!”
林峰说道:“我听我姥爷说,以前公社东边小河沟河堤上,两人才能环抱的老榆树,有上百棵。”
“******时,这里的老百姓,第一年靠着榆树钱子和着玉米面,挺过了开春。”
“第二年又靠榆树钱子和着地瓜面,挺过了开春。”
“可到了第三年,老百姓们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根本等不到老榆树结出榆树钱子。为了活命,老百姓含着泪把老榆树的皮剥了,剁碎了,用水煮着吃了,才听到了开春。”
“那些老榆树只剩下没有皮的树干,枯死在河边。后来,冬天寒冷,老百姓没钱买煤,那些树干把最后的余热也贡献出来。现在河边只剩下露头的树桩,烂在泥土里。”
“……”
“哎!”林峰深深叹了一口气。
徐扬皱着眉头,若有所思,“那,后来,怎么没再种。”
“农村讲究的是落叶归根,老榆树便是这一方老百姓的根,为了活命,不得已挖断了自己的根。万一再来一次饥荒,他们宁愿逃荒,也不愿意,连在泥土里最后的烂根也掘出来。”
徐扬双手一撑,从水泥台子上跳了下来,然后拍拍手上的尘土,“好,去看看你的老家,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