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不止一次的思考过一个问题:
在原本的历史上,东吴为什么会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政权。甚至强大如曹魏都灭了,东吴还坚挺了十多年。
有一种说法,不是东吴灭得太晚,而是蜀、魏两国灭得太早。
比如邓艾偷渡阴平,刘禅不战而降,这就加快了蜀汉灭亡的速度至于曹魏,那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玩空了。曹魏的实力还是在的,可是权力被司马氏架空了,灭蜀之战,成为了司马昭一大政治资本。什么时候灭曹魏,只在司马氏的一念之间。
不过在与庞统讨论江东政权结构和军事部署的时候,李奇发现东吴最后一个灭亡,并非偶然。
首先,孙权背刺关羽,夺了荆州,由是占据了长江上游,东与蜀汉结盟,北与曹魏据江而守,可以说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
另一方面,江东是典型的孙家与世家共治的局面,这种局势对于江东的世家还是很友好的,鬼知道曹魏侵占江东后,会实施什么样的政策。所以江东世家偏安一隅,不想改变既得的利益,就必须跟孙家站在同一条阵线上,是故东吴又汇集了“人和”的优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当地利与人和都被东吴拥有的时候,成为最后一个被灭亡的政权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话又说回来,东吴都占据了地利与人和,为什么不能反制曹魏,一统天下呢?
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个地利与人和的限制。
如果东吴政权跨过长江北伐,那么首先地利的优势就没有了
即便东吴真能北伐整个荆州地界和徐州,随着新的士族加入到东吴集团,那么原本的江东士族的利益也会受到冲击。周瑜还在的时候,就是希望孙权能够打出去,壮大淮泗系的实力来与江东系相抗衡当然,周瑜不在了,孙权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一旦打出去,恐怕东吴集团的人和优势也不复存在。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综合国力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以史为鉴,李奇如何才能灭掉这个时不时在背后搞小动作的大舅子呢?
首先现在长江上游是李奇的属地,他不仅可以让甘宁率领荆州水军沿江而下,还可以从荆南四郡与扬州接壤的区域寻找突破口。也就是说,面对李奇,孙权的地利优势是不复存在的。
至于人和,其实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只要利益分配得当,联合与瓦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世家的任务是延续家族的辉煌,至少也是延续家族的存活。
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政权”,只要大家谈得拢,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打一批,拉一批,李奇一开始打算从与孙家有世仇的陆逊着手,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只是陆家在吴郡这个大后方,使得陆逊投鼠忌器。…
另一方面,李奇伐吴,却并不是李奇与孙权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曹操不是死的,两家纷争,曹操一定会伺机而动,动谁还不好说,这也是李奇不敢把全部兵力拉过来压制江东的原因。
正思虑的时候,马云騄走了过来。
她见李奇呆坐在案桌旁若有所思,便道:“有什么难题,何不与庞士元他们一同商议,何苦一个人挠头?”
李奇笑了笑,他前后娶了三个夫人,性格各有不同。
如果是任絮,这种时候一般是不会说话的,默默的该干嘛干嘛
如果是孙尚香,多半会问李奇在想什么,要不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虽说孙尚香也不见得有恶意,但李奇总是顾忌到她与孙权之间的兄妹关系,所以真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对孙尚香说起。这种态度对待孙尚香,或许是有一些不公平,但是没办法,谁让她有一个不省心的哥呢。
马云騄的性子比任絮更活跃,但又没孙尚香那么多事儿,如果不主动相问,她也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像刚才那样,也就说一句可以跟文官们商议。
李奇揽过马云騄的腰,试探道:“我欲使汝兄孟起驻守西凉,以镇边关,夫人以为如何?”
马云騄略微想了想,道:“臣妾以为不妥。吾兄勇力过人,攻城拔寨尤可胜任。但是说到镇守一方,安抚百姓与各级官员,还要与邻邦周旋,非其所长。况且……”
李奇问道:“况且什么?”
马云騄道:“没什么。夫君能够厚待吾兄,余愿足矣。”
马云騄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其意思很明显,就是马超除了政治能力不足以外,还有一项弱点,使其不能委以重任。
李奇是穿越者,对于马超的品性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当年马超投汉中时,徐庶有意将马氏兄弟与庞德分开,防的就是这匹野马的放荡不羁。所以马云騄不建议马超镇守一方,也是基于对其兄长的了解吧。
第二天,李奇刚起床,腰腿还有些酸,庞统已经在外面恭候着了。
李奇没办法,在马云騄的服侍下更衣洗漱。
少时,李奇一边整理着衣襟,一边走出卧室,冲大厅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