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对八千,败的竟然是三万这一方。
鲁肃仰天长吁一口气,心中默默的呼唤:公瑾啊公瑾,肃真是有负吴侯与公瑾所托啊。
当初周瑜去世的时候,极力向孙权推举了鲁肃,孙权对鲁肃也是信任有加,付以重托。但这次攻打荆州的战役,实在是一篇不合格的答卷。
徐盛道:“大都督,益州兵远道而来,疲惫不堪……”
鲁肃看了徐盛一眼,心说:几个意思?三万人对抗八千疲惫之师,打成这样还有脸强调?
徐盛愣了一下,道:“末将的意思是,他们原本就很疲惫,又经历昨夜一战,估计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我军尚有两万之众,何不趁虚夺回公安城?”
三万对八千败了,要再试一试两万对五千么?
鲁肃看了一下周边的士兵,一个个垂头丧气,没精打采,他们也很疲惫了好吧。
打赢了,功劳是将领,统帅的
打输了,那特么丢的是自己的命啊。
朱然道:“其实我们昨天之所以吃了败仗,一是因为益州兵来得比较突然,二是因为不知敌方虚实。现在既知虚实,断然不会再打败仗了。”
诸将请命,都求杀回公安城去。
正当鲁肃犹豫时,忽有探子来报:“今晨,廖化率一军进入公安城内,约有一万人左右。”
鲁肃苦笑道:“邓艾得了援军,不来突袭我们,却散布谣言说城内只有四五千人,这还不摆明了是个陷阱吗?”
诸将无言以对。
鲁肃道:“现在我们不去攻城,他们就很有可能派兵出来追击我们的疲惫之师,宜做好防备。”
于是,鲁肃计划向东退军二十里下寨,尽量不背水扎营毕竟如今江东兵的士气,并不适合背水一战。
却说廖化在城中见鲁肃不来攻城,心知自己入城的消息已经被敌军的探子探去了,便打算追击江东兵。
邓艾道:“既然廖将军的消息已经被江东兵探去了,他们必然有所防备,不追也罢。还是先做城防吧。”
现在江东兵最重要的是防止益州兵的突袭,反而给了邓艾一个较为宽松的时间做城防。
在做城防的同时,还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
李奇曾经告诫过全军,但凡经历过惨烈战斗的地方,一有时间就要先处理那些尸体,以免爆发瘟疫。
这是从后来人的角度思考的。
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瘟疫频发,不能不说与战争息息相关。
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是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之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尸体露于荒野,甚至是城中,导致大量的细菌或病毒外泄。那个时候的人抵抗力又弱,医疗水平也差,感染瘟疫的机率就很大,而人口的流动,又将这些瘟疫带到其他的地方。…
李奇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这个年代搞出什么健康码,行程码。要防止瘟疫的蔓延,最好就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士兵们将所有尸体移至城外,先用火焚烧,然后掩埋。
当然了,焚烧尸体这种事情,这个时代的人不一定能接受,若有家属亲友反对的,也只能采取强制措施。同时,邓艾也出榜安民,解释焚烧尸体的必要性。
不是所有人都识得字,但总有识得字的,会讲榜文上所讲的内容念出来。
当火光起时,满目疮痍的公安城里的百姓神情麻木的看着这一切,他们已经哭过了,现在哭不出来了。
“一堆两堆三四堆,五堆六堆七八堆,九堆十堆无数堆,埋入黄沙终成灰。”李奇站在华阴城头,看着士兵们将死尸埋入地里,心中不禁感慨并吟诗一首。
这些场景,在二十一世纪的和平国度是看不见的。
什么“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不过是一句诗而已,还不是必背的那种
什么“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之”也只不过是史书中的一句话。
只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这才能深切体会个中的心酸与无奈。
李奇看了半天地图,然后与庞统、徐庶商议,是不是可以把华阴设置成新野那样的城塞,用来防备曹军西进。
毕竟华阴也称得上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当初曹操明明是可以直接退回潼关的,却在华阴守了一阵子,其目的,就是让李奇无险可守,随时反扑。
现在曹操据潼关而守,李奇据华阴而守,看起来挺公平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不可以暂时不打仗了。
原本益州的经济发展是最好的,无论是本土的农业和蜀锦,还是与交州的农副商贸都可以说得上是李奇集团的重要支柱。可是现在李奇攻夺长安一带,耗资庞大,即便是益州也有些拖不动了,就更别提占领不久的凉州和原本也陷于战乱之中的荆州了。
一个军阀集团跟一个企业有共通之处。
很多企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