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李奇虽然亲临阵前,但是也没有轻易上前杀敌,只是挥动着旗帜,给士兵指点方位。但凡有曹兵冲杀过去,皆被弓箭和周仓、裴元绍挡了下来。
当时夏侯惇与孙观、吴敦各据一个山头,就是敌军在攻打任意一个山头时,另外两个山头的曹军冲杀下来,都可以对敌军造成合围之势。
夏侯惇击败周仓、裴元绍的信心还是很足的,既然李奇伏兵已出,又亲临战场,何不趁此机会将其斩杀于阵前?
夏侯惇令人挥动令旗,与吴敦各率一军,冲下山去。
李奇见状,连忙将令旗往后一摆,指挥撤军。
原本被围在战圈中的孙观感激涕零的说道:“我就知道夏侯将军不会不救我的!”
孙观辗转来到夏侯惇跟前,道:“李奇让赵云示弱,引我出战,今伏兵尽出,可追之。”
夏侯惇白了孙观一眼:“你就不怕前方还有埋伏?”
孙观道:“末将认为李奇这次就是冲着我来的,目的是破坏我们的防御之势。幸得夏侯将军与吴将军夹攻,李奇计划失败而退兵,断然不会在路上设置伏兵。”
夏侯惇寻思,前方还有没有伏兵,恐怕不会像孙观想的这么简单。只是这次李奇亲临战场,诱惑的确够大,不妨一试。
当然了,夏侯惇不举蠢到拿自己的去试,便对孙观说道:“汝不听军令驻守山头,本应按军法处置。不过你刚才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便令你为先锋,前去追剿李奇军队。”
孙观得令,率领本部人马急忙追了上去。
吴敦问夏侯惇道:“李奇、庞统都是奸诈之人,将军真的认为前方不会有伏兵?”
夏侯惇道:“你说得也有道理,李奇、庞统够奸诈的,可能真的会有伏兵。不如你我二人率军为后应,若真有伏兵出来时,便给他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吴敦顿时就明白了,不是夏侯惇认为前方没有伏兵,而是夏侯惇故意让孙观前去投石问路,将李奇的伏兵引出来,然后一举破之。
如果真能擒杀李奇,牺牲一个孙观算得上什么?
不过孙观运气还挺好的,沿途追击李奇那些掉队的残军,斩获人头、军械若干,却一直没有碰上所谓的伏兵。
眼见都过了丛林山丘,前方一片坦途,再不可能有伏兵的藏身之处了,孙观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加快了追击李奇残军的速度。
夏侯惇、吴敦原本还小心翼翼的,但是看到孙观勇往直前,全无障碍,也跟着放松了警惕,加快了脚步。
不多久,夏侯惇赶上了孙观的步兵队。
夏侯惇见这支步兵是孙观的一名部将在带领,便问:“孙将军何在?”
那部将答道:“孙将军带领数百骑追赶李奇去了。”
夏侯惇眉头稍微皱了一下,道:“这也太冒进了吧!”
他认为,即便李奇没有在途中设下伏兵,仅凭孙观数百骑也太少了一点。如果李奇整顿人马,反身杀回,又有赵云这样的猛将在,孙观焉能抵挡?
此时天色渐晚,视线逐渐变得不那么清晰了。远山只剩下一轮深黛色的轮廓,树枝在昏暗的天空下张牙舞爪。
夏侯惇勒令收兵回寨,并派出一名轻骑兵,传令孙观也赶紧收兵回营——如果孙观还活着的话。
夏侯惇掉转马头,军士纷纷向两边闪开,腾出一条道来,然后自行前军变后军,往营寨返回。
刚行了几步,忽闻后方喊杀声起。
原来正如夏侯惇所料,赵云率残部“逃”回营寨时,廖化引一军接住,两军合二为一,反杀回来,将孙观斩杀。又从曹兵口中得知其步兵还在后方,便索性杀了回来。
夏侯惇的士兵追了半天路,早已疲惫,听闻这就返回营寨了,大多都放松了戒备。又想到来时没有遭遇李奇的军队,前方又有孙观在,自己应该十分安全,以至于赵云、廖化杀来时,促不及防。这就是典型的“击其暮归”。
好在这一带比较广袤平坦,夏侯惇很快就从前军策马奔了回来,及时稳住了军心。
赵云部与夏侯惇部都折腾了半天,体乏力弱,可廖化部却是以逸待劳,气势正泓,两军交锋,夏侯惇不敌而退。
赵云见天色已晚,士卒疲惫,也不追赶,乃收兵回营。
这一战,从孙观中伏到赵云反杀,夏侯惇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马,一路上都在骂骂咧咧的。
吴敦宽慰道:“孙观在山下中伏后,我们接连杀出,使得李奇的伏兵被两面夹击,败退而逃。孙观又沿路追杀了二三十里,算起来我们也不算败,只能说是互有损伤。至少孙观被斩,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夏侯惇听后不言不语,隐隐觉得哪里没对。
在自家山头下面,赵云示弱,兵马不多。孙观出击之后,李奇从两旁杀出来的伏兵也不多,否则不会那么容易就被自己与吴敦击败。
在追击李奇败军时,也就一个廖化前来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