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上,刘备差不多就是自己现在的位置,孙权不是也一天念叨着荆州,想要祸祸刘备吗?
虽然刘备还在荆州的时候,他一直也没有成功,但是刘备入蜀后,孙权便借着关羽北上攻曹的时机,立马把荆州偷袭了。所以孙权这家伙,牛逼的时候是“江东至尊”,怂逼的时候就是“大魏吴王”,根本没个准信。
故而孙乾又进言道:“纵观天下,李益州所虑者,既非我主刘皇叔,也非江东孙仲谋,而是曹操。可袁绍兵败于官渡之后,唯有我主刘皇叔敢与曹操对敌,也唯有我主刘皇叔不可能与曹操站在同一阵营。今李益州若坐视刘皇叔被孙权吞食,是损一盟友,得一劲敌也。”
这特么就差点把李奇说动了呀。
主要是李奇现在想在益州发展经济,不太想动兵啊。
就益州现在的情况,如果来一次大败仗,就会出现“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状态。
你敢保证百战百胜吗?
不能吧?
所以得把底子增厚一点,再考虑进击天下的事情。
法正道:“孙公祐所言不差,若主公实在不想对江东用兵,也可以修书一封给孙权,说之以利害。”
李奇想了一会儿,道:“修书就不必了,我自有主张。至于公祐,可等周瑜退兵之后再回江夏,如何?”
孙乾道:“蒙李益州盛情,乾愧不敢当,唯愿回到江夏,与刘皇叔共存亡也。”
李奇叹道:“公祐真忠义之士也。”
送走了孙乾,李奇对荆、益两州的防御做了重新部署,以防曹操。
现在谋士武将相对之前来说,要多得多了,可以调整一下防御人手。
李奇唤魏延道:“我欲使文长镇守汉中,未知文长打算如何御敌?”
魏延道:“我会充分发挥汉中的地利优势以予防御。若曹操亲统大兵而来,延为主公挡之;若曹操领一上将统兵十万而来,延愿为主公吞之。”
李奇笑了笑,暗道魏延还是那个魏延。
不过历史证明,魏延在镇守汉中期间,的确做到了让汉中固若金汤。
遂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又让霍峻为副将,黄权为参军,共保汉中。张任仍守阳安关。
另一方隘口就是防御东三郡入侵的大巴山及阆中一线,考虑到邓芝之前在保卫阆中做出的成绩,李奇决定继续任用邓芝,并让廖化、冯习、朱灵等人辅之,以保大巴山防线。
最后,李奇留甘宁、法正、沈弥、娄发、陈应守南郡,因为甘宁是江贼出身,熟悉水战。
自与徐庶、赵云、黄忠、孟获领兵三万,南渡长江至公安。
李奇这一动兵,有两方势力开始感觉到惴惴不安了。
李奇大军在公安休整两日后,继续南下。
这次出征,李奇没有对任何人说征战计划,大家只是跟着走就对了。
与李奇只差一个马头的赵云忍不住问道:“主公,我们这次是打哪里呀?”
李奇笑道:“你猜。”
赵云道:“南下后往东是扬州豫章郡,继续往南可抵达交州苍梧和南海。我猜不到。”
李奇道:“猜不到就对了,我就是想让对方也猜不到。兴许……我们谁也不用打呢。”
所以这一路,连主将赵云都不知道要打那里,其他势力就算打探到李奇举兵南下,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只要凭着时局,靠着自己的脑补来分析。
首先是孙权这边,张昭道:“闻李奇兴兵之前,孙乾曾拜谒过李奇。莫不是他们与刘备达成了什么条件,想趁着我军主力在江夏与刘备周旋时,攻我豫章郡?”
孙权道:“江东也曾与李奇结盟,说好了互不动刀兵的,李奇又怎会背弃盟约?”
张昭道:“昔日李奇与张鲁也曾经结盟啊,到最后还不是把汉中给占了。”
孙权道:“那是张鲁自己不守盟约,趁着西川局势不稳,妄想南下分一杯羹。”
张昭道:“话虽如此,可是张鲁刚刚南下,任东便望风而降,西川局势一下子就稳定了,我觉得这事儿总是有些蹊跷。”
孙权点了点头。
现在这世道,盟约确实不怎么值钱。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自己与刘备也结过盟,还不是一样照打不误。
所以李奇这支兵马不能不防。
孙权即令太史慈率一军前往豫章郡驻守,以防李奇突然施以偷袭。
当然了,如果李奇真的要打豫章郡,仅仅靠一个太史慈是防不住的,只能稍作抵抗,拖延时日。故而孙权又令周瑜回军柴桑,以防不测。
却说周瑜久攻江夏未果,又折了吕蒙,士气衰减,早就想撤军了,就是没找到一个好的台阶。
这下好了,刘备,我周公瑾不是打不过你,是为了回去防止李奇背刺,咱们来日方长。
其实刘备也够呛的,否则也就不用向李奇求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