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到荆州,李奇现在还真不想打。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曹操平定北方后就要南下打荆州了。
不过曹操基本上只是控制了荆北一带,荆南四郡名义上归附,但实际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刘表统治之下,荆南四郡也时常造反)。
等刘表两腿儿一蹬,刘琮投降,曹操与孙刘在赤壁对峙的时候,李奇再来个乱中取事不香吗?何必要背个背弃盟约的名义呢?
当然,鉴于自己的穿越改变了天下格局,曹操也不是不可能改变原来的想法,先打益州。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还是先打荆州更符合曹老板的需求。
李奇相信,曹老板不是那种意气用事的人,况且李奇并没有对曹老板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何来的意气用事?
就是不知道没有了诸葛亮和赵云的刘备,那个时候扛不扛得住,能不能坚持跑到江夏与刘琦汇合。
或者到时候自己给刘备支支招?
这些都是后话了,当下李奇收回心思,笑着对伊籍道:“机伯(指伊籍)放心,若非张鲁背弃盟约,我又怎么会打他呢?益州年年征战,不说百姓疲乏,连我都觉得累了。希望我们两家能够永远的和平共处下去。”
伊籍忙道:“一定,一定。”
……
建安十一年,即公元206年。
曹操亲自率军进攻高干,围攻壶关。
李奇继续开荒屯田,经营蜀锦和茶叶,将益州的经济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屯田所得的粮食被李奇积压在粮仓里,平时是不会拿出来用的。不过在当年收成之前,出现青黄不接的时候,李奇会从粮仓里抛售一些粮食,用来打压屯粮商贾的粮价,保证老百姓不被饿死。
那么这一举措,会不会造成粮贱伤农?
省省吧,普通农民自己都不够吃,哪还会往外卖?伤的只是一些屯粮商贾的利益罢了。
有商贾就不开心了,委托关系,找到任东,希望任东能够在李奇面前说叨说叨。
任东自己也有粮食生意,仗着自己是李奇老丈人的身份,果断去署衙找李奇。
不过李奇跟诸葛亮去平夷县巡视刘宏的开荒工作了,任东扑了个空。
任絮替父亲泡了青城雪芽,问及来意。
任东道:“正泓入蜀时,也是世家大族们帮衬起来的。他现在得了益州,怎能忘恩呢?”
任絮道:“父亲此言差矣,正泓时常在女儿的耳边说起世家大族的恩惠,还说要想办法减轻商业税赋报答大家呢。”
任东道:“当真?可是他为什么要打压粮价,使商户们蒙受损失呢?”
任絮道:“父亲为何也跟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商贩一般见识呢?民之不存,国将焉附?只有当百姓们有活下去的信心时,他们才会为了生活去努力,才会给上层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至于‘躺平’。”
任东懵了一逼:“何为躺平?”
任絮道:“这是正泓所描述的一种百姓生存状态。意思是大家看不到希望时,便会丧失主动性和进取心,社会就不会健康发展。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和人口才会得到增长。这些可都是长远的利益,岂能只顾眼前?”
任东闻之,甚为诧异,问:“你还懂这些?”
任絮道:“都是正泓说的,不过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既然我们任氏与正泓结为姻亲,父亲应该多站在正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才是。那些有所不满的小商贩,还望父亲说之以利害,晓之以大义。”
任东:“……”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话可真不假。
却说李奇对刘宠在平夷县的开荒屯田工作还算满意,便升他为平夷县令,不过同样要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随之又往益州郡听取了李恢的工作报告。
益州郡的工作重心,一方面是稳定南方少数民族,尽可能的向他们输入汉文化,同时也要保护他们自己的风俗文化的延续;
另一方面是扩大茶叶贸易规模,具体就是用政策鼓励茶农多种植,多发展制茶工艺。
但是李奇没有在南中一带实行开荒工作,他们只需要用茶叶换钱,然后用钱向别的郡县购买粮食。
这么一来,李奇就在一定程度上掐住了南中蛮夷的命脉——毕竟南蛮的刺儿头远不止一个孟获,因为文化差异和一些利益冲突,南蛮在汉末及三国时期的反叛也不是一次两次。
但是原有的良田和百姓自发的农耕活动,李奇不会强制干涉。
在益州郡,李奇还见到了经营大叶茶的王黎和张三。
问及经营状况,王黎道:“交州这片儿不是很流行喝茶,只有极少数人将茶叶视为贵重物品,虽然我们抬高了价格,使茶叶生意不至于亏钱,但是出货量上不去,很容易造成货物积压,时间长了就会变质。按我说,没有必要种植那么多茶叶。”
李奇道:“让南中百姓种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