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赴汉中李恢说张鲁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甘宁勒马出阵,举起画戟喊道:“来将可通姓名!”

敌将咋咋呼呼的应道:“某乃刘益州帐下先锋庞乐是也!”

李奇听了眉头一皱,不就是反叛赵韪的那个部将之一么?随即不耐烦的招呼甘宁道:“杀了杀了。”

甘宁纵马直冲,战不三合,一戟刺庞乐于马下。

李奇挥军掩杀,蜀军大败而回。

李奇突然就觉得单挑这个项目棒及了。如果对方挑战,主将不敢出,则影响士气;主将出来被斩,更影响士气,甚至还会导致队伍的崩溃。

而他现在的优势在于,三国武将的武力高低心中基本有数,甚至比这些武将自己更清楚。这样在对阵之前,非常便于制定策略。

刘璋败了一阵,问计于群臣。

许靖道:“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汉中张鲁处,说之以利害,教其出兵巴西。敌军大部份钱粮都屯于巴西郡,若巴西势危,彼必撤军救援。到时候我们趁势追击,一击可胜矣。”

刘璋为难道:“我与张鲁乃世仇,况且刚刚才在梓潼干了一战,他如何肯帮我?”

许靖道:“主公虽与张鲁有仇,但是这十几年来对张鲁的地位并没有太大的威胁。李奇来势凶猛,他日若平定西川,汉中必危,此乃唇亡齿寒之理也,张鲁焉能不明白?”

刘璋遍视群臣,问:“谁可出使汉中?”

一文臣出列道:“某虽不才,愿往汉中说服张鲁,以解主公之忧。”

刘璋视之,乃建宁郡俞元县人,姓李,名恢,字德昂。

刘璋:“啊这……”

李恢是益州郡建伶县县令爨()习的侄儿,因爨习违法被免职,本来也是波及到了李恢,不过董和将李恢保了下来。故而刘璋认为这人不够根儿红苗正,对其出使汉中还有少许疑虑。

李恢心中暗叹:这都兵临城下了,尚不能任人唯贤,看来成都破城不远矣。

见刘璋疑虑不定,从事王累道:“某亦愿出使汉中,定让张鲁派兵攻打巴西。”

刘璋这才松了口气。王累得令而去,李恢怏怏不乐,径直出城投李奇去了。(这货历史上在赴任的途中听说刘备打进来了,料刘璋不能胜,连任都不上,直接拐弯北上去投靠了刘备。)

李奇听闻李恢来投,欣喜不已,乃令设宴款待。

李恢深感李奇厚待之恩,便将王累出使汉中之事相告。

李奇道:“若张鲁从米仓山直入巴西,则我军势危呀。”

李恢道:“某感主公厚恩,愿往汉中说服张鲁按兵不动。”

李奇大喜,令李恢以金银玉帛先收卖张鲁手下的杨松,方才可见。

李恢走后,法正问李奇道:“你就这么相信他?”

李奇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德昂诚心来投,我亦诚心相待,彼必不负我也。”

其实很多人物前期在刘璋手下的表现都很平淡,但归顺刘备后,尤其是刘备死后的诸葛亮时代,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比如说这个李恢,跟随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战后又积极调配南中物资,有效地支持了蜀汉政府的财政。陈寿评之曰:李恢公亮志业,咸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

从这些事迹都可以看出,人家有才有德,并非朝三暮四的墙头草,实在是在刘璋手下呆着憋屈而已。

李恢如此,法正、张松也都大抵如此。

法正看了诸葛亮一眼,心说也不知道是主公心大,还是真的仁厚。

诸葛亮看了法正一眼,心说主公是真的仁厚,本亮乃南阳一农夫,自随主公以来,颇受重用,且从来不疑,乃明主也。

法正又看了诸葛亮一眼,心说对谁都这样信任,那就是缺心眼儿了。

诸葛亮又看了法正一眼,心说也不是对谁都信任啊,比如孟达,主公就没有委以重任嘛。还有吴懿,主公也是提防着的,连几百人的兵权都没有给他。周仓、裴元绍这些忠心耿耿的创业元老,主公虽然信任,却也采取了量才而用的方针政策。你刚投降就成了主公的亲信,你就偷着乐吧。

法正默默的点了点头:量才而用,外不避仇,内不避亲,真明主也。

眼神交流完毕,遂又一起参详攻拔成都的计划。

却说益州王累急往汉中求救,说之以利害后,并承诺只要赶走李奇,则东西两川便永结盟友,互不相犯,并以钱粮相谢。

张鲁听后觉得待遇还行,便请王累下去休息,自与诸将商议攻打巴西之事。

谋士杨松劝道:“主公不可。”

张鲁问:“为何不可?”

杨松心道,我能告诉你,我收了人家的贿赂吗?

“嘿嘿,”杨松道:“李奇也派了人到此,不如先听听他又怎么说,主公也好权衡利弊呀。”

张鲁道:“那行,你请他进来。”

李恢进府,开门见山的说道:“张公不欲为母报仇了么?”

就这么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