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
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诸葛亮默默的看着地图,自言自语道:“今袁绍已死,曹操必然趁势平定北方,已经不是谁能够撼动得了的了。看来只有占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形成鼎足之势,再待天下有变时,方可图之。”
来回踱了两步,诸葛亮寻思,如今东吴对荆州虎视耽耽,若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即可将兵马向西,直取益州,天下则成两分之势。
“哎!”诸葛亮叹惜了一声。
黄月英端出饭菜,笑道:“不管谁来平定这个天下,只要能够不打仗,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好。”
诸葛亮道:“夫人此言差矣,若非仁德之君,即便坐拥天下,百姓也难以安生立命。”
黄月英道:“那你看天下谁是仁德之君?”
诸葛亮道:“自然是刘皇叔仁德,可惜现在北方已定,他只有横跨荆、益两州才能与之匹敌。可这两州又同为汉室宗亲,刘皇叔若硬取,那么他这些年积累的名声就毁了。”
说话间,李奇到访。
诸葛亮笑道:“正泓是闻着菜香来的吗?”
李奇道:“夫人的饭菜固然香,可是我刚才在门外听到孔明先生的高论,那才是真的香。”
诸葛亮脸色一变,用羽扇指着书童道:“李太守到此,汝何不早报?”
书童委屈道:“是太守不让报的。”
李奇道:“你就不要为难小孩子了,的确是我不让他报的。我就是想看看,我的想法跟孔明究竟有多接近。”
诸葛亮道:“正泓何出此言?”
李奇道:“横跨荆、益两州,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确是刘皇叔当前最好的选择。不过很遗憾,我打算先取益州了。”
诸葛亮忙掩上房门,低声问道:“正泓果有问鼎天下之志乎?”
李奇叹道:“自黄巾起义,天下战乱已近二十年。可怜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可究其根源,还是始于宦官弄权,朝政日非。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使民胞物与,全体归仁。可惜奇智术浅短,名微德薄……”
说到这里,李奇拜请道:“惟孔明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奇当拱听明诲。”
诸葛亮摆了摆羽扇,道:“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如果换了是刘备,到这里就该哭了。
但是李奇觉得自己应该还是要有独立的人设,便道:“你撒谎!”
诸葛亮:“……”
李奇道:“你刚刚还在说,只有仁德之君,才能让百姓安生立命,莫非仁德之君靠着做梦做出来乎?孔孟有德无位,所以其道不行于当时,奇虽不才,尚且愿意一试,而先生既有经世济国之才,却甘愿空守茅庐乎?”
诸葛亮:“……”
一旁的黄月英说道:“我相信正泓不是随便说说,你看他给我的《数学》、《物理》,都是实实在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理论。当今世上,诸侯们经营的都是权术和军事,有谁把心思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了?”
诸葛亮尚自踌躇不定。
毕竟他受到的教育是忠君爱国,他对大汉还存有一丝幻想。
如果刘备借皇叔之名招摇撞骗……哦不,借皇叔之名振臂一呼,还有延续汉祚的可能。这个李奇嘛……好像差个名份。
见诸葛亮犹豫,李奇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明先生既熟读圣贤书,怎能不以天下苍生为重?”
诸葛亮长叹一声:“太守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李奇大喜,并邀黄月英和诸葛均同往,说是曹操南下时,必取荆州,留在这里不安全。
诸葛一家需要花些时间打点行李,李奇遂又北上寻找甘宁。
甘宁本是豪爽之人,不像书生那般扭扭捏捏。他听说益州粮食被断,又有李福里应外合,想来大事可成,便领娄发、沈弥及本部军马星夜投西城而去。
李奇让王黎收购大量小麦,然后磨成粉,与盐混合后搓成面团。
行军之时,蒸馒头只需要小半个时辰就够了。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蒸好后还便于随身携带。虽然可能会变得硬邦邦的,但是也比晒干的米饭好啊。在行军的时候,可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把蒸好的饭拿出来晒成干粮,若是出征之前就晒好,时间长了怕就发霉了。
馒头就不一样,随吃随蒸,蒸的时候多蒸几个,若是急行军时便可携带在身上,保证战士们的身体健康。
一切准备就绪,闻庞羲已率军北伐张鲁。
李奇留裴元绍守上庸,留廖化守西城,战术号令听从诸葛亮吩咐;自与赵云、甘宁、周仓等率两万军士西出大巴山。
其实以李奇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分兵两地。
所以西城、上庸两地,李奇原本就是打算要放弃的。
他告诉诸葛亮,如果没有敌人来犯是最好的,若曹操从长安出兵,抑或刘表从荆州出兵,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