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继续,笑料一个接着一个,刘素梅老师演的老板娘王素芬出场了,一出场,就展示了强大的气场,把李俊伟训得不敢说话。
就在李俊伟不知道怎么应付时,何三水顶了上来,还点了根烟强装镇静。
结果老板娘拿了个塑料袋,装上饮料之后对着何三水一阵猛锤,把何三水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这一段剧情把底下的观众看得哈哈大笑。
“王素芬,我等你很久了。”
“你干什么?”
“王素芬我告诉你,你今天那也别想去,今天我是来要钱的。”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的钱你已经欠了一个多月了,别以为今天可以拖过去。”
“你干嘛呢?我跟你说话呢,我说你呢。”
“你别以为你是女人我就不打你。”
“来真的是吧,不要逼我啊,这玩意儿很疼的。”
“轮胎,轮胎!”
何三水从出场时的理直气壮,到遇到被老板娘打时的畏畏缩缩,直到最后倒下的软弱无助,在这一段体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老板娘说了一句:“轮胎?我还千斤顶呢!”
就在她的气焰达到顶峰时,轮胎出场,一个电击直接把她电晕了过去。
这样的反转不仅出乎意料,更是让观众乐不可支。
“这何三水真是太逗了,演员是谁,怎么以前没见过?”
“这还用问吗,这个演员是个新人,没见过很正常。”
“说的也是,好像不仅是演员,就连导演也是新人好像,他开场的时候讲的那段话,说实话让人听得感觉挺心酸的。”
“是挺心酸的,这里的绝大部分人包括你和我,都不是为了看电影来的,不过这个电影的确好看。”
“我觉得电影的导演好像有点眼熟,貌似在哪看过,在哪里呢……我想想……对了,他长得跟《扶不扶》里的演员很想。”
“咦!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点,还有电影里的演员,貌似也在《扶不扶》里有出场过。”
一群人忽然发现了新大陆,一个个坐直了身体,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影里的演员。
他们几个都比较年轻,平时喜欢上网冲浪,他们都看过上过热搜的小品《扶不扶》,对里面出场的演员非常熟悉。
在他们有心的观察下,刘大炮、陈然以及朱满都被认了出来。
“还真是他们,可惜郝建跟大妈不在里面,要不这电影就好玩了。”
“没有郝建跟大妈也很好玩。”
“也是,听说小品《扶不扶》的编剧就是郝建,我怀疑这部电影的编剧也是他。”
“别好贱好贱的了,人家名字叫张弛,我可是关注他的微博了,他不但是小品《扶不扶》的编剧,他还是《笑傲江湖》的作者呢!”
就在几个人正聊着的时候,一个带着墨镜的中年转头朝几人看了过来。
“你们说谁是《笑傲江湖》的作者?”墨镜男向几人问道。
“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啊!”
几人当中有人说道:“他不仅是小品《扶不扶》的编剧,也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作者,如果我没记错,他写《笑傲江湖》用的笔名叫‘长弓’。”
“你确定他的笔名叫‘长弓’?”墨镜男又问。
那人说道:“当然确定了,他的小说我一直都在跟呢!”
“那就没错了。”
墨镜男感叹道:“这部电影的编剧就叫‘长弓’,我本来还以为是个纯新人呢,没想到是小品《扶不扶》的编剧,还写过小说。”
说完之后又认真看起了电影,直接将几人晾在了一边。
几人看他行为有些奇怪,心中虽然有些好奇,倒也没有贸然打扰。
墨镜男的目光紧紧盯着电影屏幕,他和旁边的几个年轻人不同,他是一名职业影评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通人的声音得到传播,专业人员的声音被严重削弱,而影评人这个群体,也随之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现在的观众看电影,已经很少有人会去看影评人的影评了,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已经被市场抛弃了。
有些影评人眼见行业日渐式微,经常会在网络或媒体面前抱怨,控诉观众的堕落与庸俗。
但他们却不知道,在市场这个强大力量面前,唯有努力适应才是活下去的法宝。
墨镜男就是适应了市场的影评人。
作为专业影评人的他,早早地就看出了行业的趋势。
在洪流到来之时,他及时在几个大的视频网站上,都开辟了自己的账号,并时不时地免费做一些影评的视频。
这些视频为他带来了大量的粉丝。
而这些粉丝,则为他在影评界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很多发行公司为了电影的宣传,都会出钱请他帮忙做影评,好将那些关注他的粉丝转化成电影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