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存亡继绝  晋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子从六品,提高到了三品。

这也不算啥好兆头。

“还有,”阿舞轻声一笑,“他封武安县侯。”

顿一顿,“想封侯的,终于如愿啦。”

武安属广平郡,距邯郸不远,虽比不上新安,但也是一等大县。

由此可知董猛在皇后心目中的分量。

“两个半人”之说,应正式改为“三个人”,没有啥“或曰”可言了。

“孟观、李肇呢?”

“都一样——迁积弩将军,加黄门侍郎,封子爵。”

有了“积弩将军”的衔头,就可以独当方面了。

何天想起自己在文鸯面前对孟观的评介,“此君应该是个大将的底子,至于能否如次骞你般扬名天下,还得看他的际遇。”

所谓际遇,就是战争。

而引起战争的,不是内乱,便是外侵,于将军,或为“际遇”,于小民呢?

何天怔怔的。

“还有啥想问的?”

何天回过神来,“刘颂呢?”

“三公尚书。”

哦。

何天很欣慰。

三公尚书主刑律,原是他向皇后力荐刘颂出任此职的。

如今,算是对刘颂践诺了,“天以为,本朝律谳,当全盘托付于子公!”

最后一个问题,“淮南王呢?”

“嗯,这位就比较奇怪了——”

“原本拟的是骠骑将军、中护军,但他只肯受骠骑将军而坚辞中护军,据阿谧说,是真辞,不是假让。”

“一推二让、你来我往,最后,淮南王说,若陛下一定要臣领军,臣愿领五校之一营。”

“那就只好‘再议’了。

骠骑将军同卫将军一样,是崇高的虚衔;而中护军和北军中候对掌宫外、城内的“外营兵”——对淮南王的任命,明显是比照楚王的。

至于“五校”,是“外营兵”中的“外营兵”——屯城外。

叫一个大国国王做个射声校尉或游击将军,会不会太屈就了些?

因此,只好“再议”了。

何天颔首,“淮南王这是在作无意朝堂纷争、超然物外之姿态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