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长公主  晋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济济一堂,大政之决,皆出公议!”

“这,就是区别了!”

“知兄莫若妹,以今上之圣质,总是要人‘辅政’的,杨骏之‘辅政’,确为‘掌握’,皇后之‘辅政’,举贤者而出公议,却不可视为‘掌握’!”

“再者说了,夫妇一体!——退一万步,即便诏旨不出胸臆,也无损天子之尊严!臣下仰见者,依然是天光明媚!”

“嘿!你这张嘴!……”

过了片刻,“你说什么‘举贤者而出公议’,就怕到时候,皇后‘举国政以畀者’,还是个姓贾的!——与杨骏如出一辙而已!”

“回殿下——不可能!”

“杨骏殷鉴在前,皇后岂会重蹈覆辙?知嫂莫若姑,皇后虽是个急性子,但天资……聪睿!请殿下自问,皇后真的会曹随杨骏之萧规,坐等下一次革命吗?”

“殿下所谓‘姓贾的’,或指散骑常侍臣贾谧?是,大事若成,贾谧自然水涨船高,但臣敢以性命担保:贾谧绝不会主政!资望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贾谧虽有才学,但不耐繁钜,‘备顾问’可以,裁处政事,既非其所长,亦非其所喜!”

繁昌公主再次沉默。

又过片刻,轻声冷笑,“‘知兄莫若妹’、‘知嫂莫若姑’……‘知’这个、‘知’那个,我知道个屁啊!”

咦?您怎可如此说话?您可是金尊玉贵的天潢贵胄呀!

您姑嫂二位,脾性虽不对付,但,还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处呢!

然是个很好的迹象——繁昌公主既出以村语,说明她的心防已经打开了。

繁昌公主又笑,不过,这一次,可以不算冷笑,“还‘革命’?你们的作为,也算‘革命’?真会替你的皇后脸上贴金呢!”

何苍天欠一欠身,不说话。

“你倒说一说,所谓‘贤者’,都是哪些人呀?”

“其一,自然是宗室之有闻望者。”

“谁呀?”

“武皇帝既有遗命,朝野似也有公论。”

繁昌公主不说话。

“怎么?殿下是否不以汝南王为然?”

繁昌公主淡淡的,“汝南王尊长,我小辈,又是一介女流,能说什么?”

“不然!殿下与国同戚,何分伦辈?至于女流——皇后也是女流!”

繁昌公主默然。

半响,“汝南王之外呢?”

何苍天:“自然就要从先帝的子息中去寻了——”

略一顿,“诸位皇弟中,位望最隆者,当推都督关中诸军事的秦王柬、都督荆州诸军事楚王玮、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淮南王允。”

繁昌公主秀眉微蹙,“二兄生性恬淡,未必愿意入朝参政——”

打住,表情复杂。

“二兄”即秦王柬。

秦王柬“生性恬淡”不假,但“未必愿意入朝参政”的真正原因,是他的身份太特殊了——今上唯一的母弟。

当年若更换储君,秦王柬就是不二的人选,他若参政,基本上就是齐王攸之故事重演了。

对此,当政者——杨也好、贾也罢,固然严阵以待,秦王柬本人,其实也忧谗畏讥,既不会自请入觐,真有人要他参政,十有八九,他也一定会力辞的。

因此,虽然把秦王柬、楚王玮、淮南王允同时摆了出来,但真正可能入朝参政的,其实只有后两位。

繁昌公主终于再次开口,“至于阿允,他若能参政,自然是好事……”

这句话,已经清楚表明她的意向——以司马允为然,不以司马玮为然。

何苍天不由就暗暗称奇了!

既不以司马亮为然,又不以司马玮为然,只看上了司马允,这份见识——嘿!

“你方才说‘其一’,还有‘其二’吗?”

“有!这‘其二’,就是朝士之有闻望者了!”

“谁呀?”

“回殿下,不出卫伯玉、张茂先。”

繁昌公主美丽的丹凤眼中亮晶晶的,半响,点点头,“我明白了——你其实不是来见我的!”

何苍天一滞,正要开口,繁昌公主摆摆手,“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向后偏过头去,“握瑜,你出来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