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大事发生。在下不能同去为令尊祭奠,只能送上路资以尽绵薄之力。”周三畏向着岳飞抱拳施礼,随后递上银两包裹。
岳飞推辞不要,周三畏则始终坚持,双方一时争执不下。
姚政劝道:“大哥,你不全拿,也请多少拿一点。家里伯母和嫂子也需要照顾的。周先生总不能就这么回去。”
岳飞正色道:“弟兄几个凑钱给我准备了路费,刘大人也给了路资。我怎能再拿?我送赵公的遗物回来,岂是贪图报酬?”
周三畏沉声道,“岳飞兄弟,你守孝三年后,是否仍要投军?”
“北方胡虏对我大宋虎视眈眈,我自然仍会希望为国出力。”岳飞慨然道。
周三畏从背上解下一个狭长的包裹,低声道:“如此,我送岳飞兄弟一柄兵器。以此提醒你勿忘归期。”
“这……”岳飞扬了扬眉。
“这也是赵丰年兄,在遗书中吩咐我给你的。是他的遗命,切莫推辞!”周三畏把包裹放在岳飞手中,躬身一礼道:“后会有期!”
岳飞不便再推辞,遂躬身还礼,目送周三畏离开。
弟兄几个都好奇周三畏送了什么兵器,岳飞一面打开包裹,一面低声道:“我在石鼓斋见过几件不错的刀剑,也许是其中之一吧。”
包裹打开,一柄通体黑色,长达四尺的长剑出现在夜色下。岳飞面色微变,只因剑未出鞘,他已感觉到剑锋的热力。这绝不是在石鼓斋见到的那些凡俗兵器。
徐庆、汤怀、薛鹤、姚政同时退出一两步,静候岳飞拔剑。
岳飞略微吸气,抬手拔剑,剑锋出鞘,于黑夜中闪过一丝并不刺眼的光亮,这沉厚黑亮的剑锋,宛若深渊里的一眼潭水,又好比一只在黑夜中关注尘世的眼睛。
剑锋靠近剑锷处,有着两个古老的篆字。岳飞一字一顿道:“湛、卢。”
名剑--湛卢,春秋时期,天下第一铸剑师欧冶子所铸,世间名剑排名第一,此剑一出天下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