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年代,人口很重要,赵匡胤等对手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或下旨明令禁止移民,或暗中阻挠移民,尽管如此,无法阻止奔赴美好生活的决心。
……
明昊七年,二月中旬,大明帝国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准备工作开始了。
三月一日,凌晨零点,这个时间点之前出生的人,只要还活着,就计入统计人口中,如果是这个时间点之后去世,以及这个点之后出生的人,都不记统计人口中。
……
人口统计工作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4月29日,蓝鑫看到了最终统计结果,人。
“少了点。”
统计人口之前,蓝鑫就估计大明境内人口超过260万,不足300万,事实就是如此。
“后蜀,南唐,两国人口都比大明多,两国加起来上千万,而大宋,人口破一千万。人多,未必代表国强,想当年,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遗甲起兵,不,不是当年,是后世。”
“只要我不骄傲自满,勤勉一点,一统中原是必须的。”
“今年秋收之后,大明攻打占城,来年雨季来临之前,一定要占领占城全境。”
“明年,明昊七年,公元965年,下半年,不主动对外挑起战事。明昊八年,柿子要挑软的捏,年初拿下福州,把吴越的势力赶出闽地。若是能够让吴越钱氏降了大明,那就爽了。吴越的将士打仗不行,但吴越之地,经济繁荣,将吴越纳入版图,好好经营一年,不管南唐,后蜀,还是大宋,都掀不起风浪了。”
这天晚上,蓝鑫和李暖一起睡觉时,主动聊起了人口的话题。
“暖妃,你猜大明有多少子民?”
“两百八十万。”
“猜的挺准的。总共。”
“算上陛下了吗?”
“朕没算,仁和算上了。”
“相比大宋,大明的人口还是少了些。”
“我这可不怕赵匡胤。”
“臣妾当然知道陛下不怕赵匡胤了。”李暖甜甜一笑,“陛下是天帝之子,赵匡胤怕陛下才是。”
“相比盛唐,如今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少了一半。朕希望在不造成太大杀戮的情况下,一统中原,让大明子民过上安稳的日子。”
“陛下定能得偿所愿。”李暖停顿一下,“大明境内有很多山野之民,未记录簿册。”
“这我知道。肯定不是准确的数字。”
蓝鑫犯困了,打了一个哈欠。
“陛下困了?”
“有一点,我们再聊几句。”蓝鑫停顿了片刻,想起了李暖为自己生的皇长子仁和的聪明劲,欣慰道,“仁和越来越聪明了。”
仁和出生于明昊二年二月二日,如今已经四周岁零三个多月了。
“陛下教得好!”
“朕也觉得自己教得好。”
最近一年多时间,蓝鑫可没少花时间教仁和算术。
两位数的加减法,仁和一般都能答对,还会背九九乘法表,个位数相乘,不会出错。
“陛下,再过一个月,苗才人就要生产了。”
“朕知道。”蓝鑫停顿一下,“等她生下孩子了,再晋封,明日,我抽空去见见她。”
重生五年多时间了,蓝鑫在这个时空睡了六个女子,其中四人为他生子女,三儿二女,还有一个怀着孕。
五个手指不一般齐,对自己的女人,蓝鑫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但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对于自己的女人,他从未亏待过。
蓝鑫对李暖的表现挺满意的,册封李暖为皇后。
李暖成为皇后,行事端庄,把后宫管理的很妥当。
去年十月,李暖生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公主。
李暖侍寝时,为了让皇帝睡好觉,公主会交给奶娘照顾。
“陛下,时间不早了,早些歇着吧。”
“好!”蓝鑫应了一声,对李暖的贴身女官钱芬儿,“钱尚宫,吹灯吧。”
“得令!”钱芬儿应道。
过了一会儿,钱芬儿吹灭了屋中的几根蜡烛,走出屋,在外面关上房门,低声和站在屋外值夜班的宫女太监嘱咐了几句,便提着灯笼回自己屋睡觉去了。
蓝鑫重生后,对大明宫女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基本上沿袭唐朝制度。
和大唐一样,大明女子一般由三种方式入宫,分别是礼聘、采选和进献。
礼聘:士宦子女没为宫奴。大明豪门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远播的女子朝廷进行挑选,然后礼聘入宫。这些礼聘入宫的女子,受到皇家的特别优待,往往一入深宫就予以册封,成为有名位、身份的妃嫔和女官。
采选:大明宫廷定期向民间采选良家女入宫。
进献:一些官吏将色艺俱佳的女儿和治下才、色双绝的女子进献给皇上,送入后宫,以求取富贵。
其他:仕宦获罪,子女没为官奴的是宫女的一个重要来源。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