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再三,决定不建。
如果强敌攻到城下,高耸的城墙并不能让保证城内百姓的安全。
重生后不久,蓝鑫开始对兴王府的城市建设进行规划。
在规划图上,兴王府城区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
朱明(朱元璋创建的大明)晚期,广州新旧城合计的面积在18平方公里左右,相比之下,足足多了一倍,可见兴王府城区的规模之庞大。
考虑到将来一统中原,岭南偏安一偶,不适合长期作为帝国的首都,必将迁都,若不是不然,兴王府城区规划面积会更大。
之前,兴王府的城墙基础是夯土结构,蓝鑫已经在大明军中推广火器攻城,若是将士反叛,或者敌军攻打,夯土结构的城墙防御力有限,所以,需要用砖石建造城墙。
建造一个占地40平方公里的城墙,需要投入大笔资金。
蓝鑫觉得在建造城墙上花费巨资,太不划算了,他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应该可以看到大量的汽车在城市道路上奔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准备建新城墙,甚至要拆掉旧城墙,考虑到将来会遭遇的危机,蓝鑫还是拨出一些钱,在城区外围建造一些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几年前,皇家银行就主动找到数十个砖窑场主,主动贷款给砖窑场主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并下了购买大量砖石的订单。
大规模烧砖,成本降低了一些,一般顾客少量采购砖块便宜不了多少,内府大量采购砖块,成本能降低不少。
因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制造工艺不达标,蓝鑫搞不出现代的水泥,但他搞出砌墙效果还不错的土水泥。
生产土水泥的厂房在兴王府城外造了五个。
兴王府大兴土木,土水泥产量有限,只要天晴,每天生产出的土水泥,刚生产出来,就会拉倒建筑工地上。
产销两旺。
为了加速兴王府的城市建设,蓝鑫下旨,让各州县都招募工匠和民工参与到兴王府的建设。
这不算徭役,算是雇佣。
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
民工为修建兴王府付出劳动,这不是免费的,包吃住,吃的一般,住的也一般,有收入,但不高。
普工日薪20文,泥瓦匠日薪25文,表现好的另有奖金。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兴王府大部分城墙都被拆除了,剩下的部分,不再拆了,修整一下,当作景点留给后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