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还有可以报时间,为人民服务的事儿,他们还是很积极的。”
“好办法,我们就围绕着村大队开始,顺便用喇叭喊喊,宣传下。”崔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嗯,我去烟草局问问,他们要是每人买一台,我下午就脱销了。”牛老三笑着说。
“好,价格就按我们统一订好的。”他看了眼崔淳和牛老三,表情严肃:“一定要保密货源,不然人人都去拿货了,我们还怎么挣钱。”
崔晖怕别人拿不到“珠江”拿“小江”或其他品牌,对他们来说都是冲击,势必影响他们的利润。
牛老三跟在崔晖身旁,好赖是脱离了父母和哥哥的帮衬,自己把家支撑起来了,花珍也对他刮目相看,他对自己有了信心,还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商量好后,他们就开始装车,箩筐里不再是鸡鸭盆,而是换成了更为高级的家用电器,收音机。
分头行动了,崔淳去了徐村乡,牛老三去了亦村,崔晖先去了东头棉站会计王克桢家。
“王叔,在家吗?”看着栅栏闪出半米宽,自行车刚好能过去的缝隙,崔晖猜测王克桢应该在家,他扯着嗓子喊道。
“谁啊?”王克桢从屋里出来,看到栅栏外戴着眼镜的崔晖,笑着说:“我当是谁呢?崔晖啊,进来说。”
“好勒。”崔晖扶了扶劣质的眼镜,把自行车推到院子里,憨笑道:“王叔,我给送福利来了。”
“哦,什么福利,说来听听。”王克桢搬了两个板凳,让崔晖坐下,他自己也坐下,指着崔晖自行车后,用旧床单盖着的箩筐,他笑着说:“里面是什么奇珍异宝,包这么严实。”
“新鲜玩意儿,绝对的高科技。”崔晖嘿嘿笑着,从箩筐后,取出一台收音机,显摆道:“你家没有吧!”
看到收音机,王克桢眼前一亮,“是收音机。”他立刻从崔晖手里接过来,打开包装,爱不释手抚摸着,看到“珠江牌”他更是欣喜,他说:“早想买了,这个牌子的收音机,总是断货。”
崔晖一怔,市场断货?那他们不是要发横财了吗?“你小子从哪儿搞得,不错,不错,有好事还记得叔。”王克桢笑着说,“这个,我买了。”他又试探性问:“多少钱,你得便宜点给我。”
“好说,好说。”崔晖想了想,看着王克桢,笑着说,“别人的最少九十五,我给王叔算便宜点,九十块,怎么样。”他比供销社少报十二块。王克桢之前问过价,所以也没讲价,“好,只要他它响,我就买了。”
崔晖立刻装上干电池,抽开天线,拧动调频按钮,一阵沙沙响后,里面传来广播员甜美的声音。崔晖调好后,交给王克桢,他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王克桢把弄。
王克桢把弄一会儿,满意的点点头,想到价格便宜,他笑着说:“留下五台吧!其他的我送人。”
什么?五台?崔晖暗喜,看着王克桢,“王叔,要不留十台,你关系网强,肯定用的着。”
“我说你小子,真把我当土大户了。”王克桢露出了会计特有笑意,“想让我给你推销,你得拿出诚意吧!”
“王叔那里话,我会让你吃亏吗?大头都是人家代理商的,我就喝口汤,大不了一人半碗。”崔晖突然受到王克桢的启示,一个个出去卖,倒不如找单位,一次清仓来的痛快。
“等着。”王克桢说完,就进了屋,十多分钟后,他端着一壶茶出来,给崔辉到了一杯,笑着说:“你这有多少台。”
“三十台。”崔晖端起茶,喝了一口,说,“好茶。”
这茶怎么好了。”王克桢以为崔晖懂茶,就问了一句。
“比茉莉花茶好喝。”崔晖说。
王克桢“哼”一声,“我以为你懂茶,闹了半天,你是个半吊子。”他端起茶杯泯了一口,“我不管你多少钱弄到手的,八十五,我全要了。”
王克桢也不着急,慢慢的品着茶,让崔晖考虑。
崔晖露出为难之色,之前他还强调价格问题,没有想到,自己头一炮就要翻车。“王叔,再加点。”他说。
“我也想啊,可是上头人多,肉太少了,牙缝都不够塞。”王克桢给崔晖续满茶杯,指了指上头。“这是领导打点上头用的。”他看了眼崔晖,接着说:“我们棉站人不少,如果需要发纪念品,奖励什么的……”王克桢没有说下去,当然,崔晖也明白。
“好,看在叔的面子上,我就吃点小亏。”崔晖咬牙说。当然,他说的也没有错,如果一台一台的卖,价格肯定是要高的,王克桢也不否认。
转手赚了八百多块,崔晖扶了扶劣质的眼镜,端起茶杯给王克桢碰了碰,憨笑道:“回头我备货,争取让棉站的同志们,得到领导和王叔的温暖。”
“少拍马屁。”王克桢说,“喝完茶把东西撂下。”崔晖喝完半杯茶,和王克桢一起把东西搬到东屋,王克桢锁好门后。对崔晖说:“院子里等着。”
崔晖识趣没有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