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中文期刊存在的终极意义  科技撬门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河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会升级为《生命信息科学》,首刊全刊刊发产品相关成果合集,专家学者们可以提前关注并订阅。”

“那算了,我不是相关的专业,估计也看不懂,还是等待产品吧。”

“就是,论文什么的,太苦涩无味了。”立即有人这样附和。

“友情告知哦,即便不是相关专业,甚至是普通民众,只要略去数据和特别专业的理论,相关的设计理念和科学常识能看懂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要你的中文理解能力没有问题。”

翟竖最终要说的就是这句,这也是顶级期刊发表为中文的好处——能让大多数人能够看到并能够理解其中一部分东西,这就能让全民科学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翟竖甚至有一种想法,等《生命信息科学》打开了局面,就出一本副刊《生命信息科学(科普版)》。

副刊将《生命信息科学》上发表的所有文章用浅显易懂,甚至风趣诱人的语言重新发表一遍,这一版不需详实的数据,也不需完整严谨的逻辑,能让普通人看得懂是它的唯一目标。

数据、操作、过程什么的都不重要,甚至细致严谨的理论如果复杂难以理解了都可以不要,只讲事实能够让所有人都接受顶级科学研究成果的熏陶,这就够了。

假以时日,想想看,整个国家的科学素养都绝对会提高一整个台阶,学术的群众基础就能被夯实。

反过来,学术研究的氛围也能得到反哺,这就是良性循环。

学术研究从来都应该是曲高和寡的,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基础才会越来越坚实,路才能越走越宽,这也是中文期刊存在的终极意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