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身份跟权力,江宁并不是很在乎。
这得归功于江宁意识里的破晓,天天跟江宁聊的都是整个人类族群与文明。
时日渐深,以至于江宁的目光也早已习惯性的超越了功德名利这些东西,目光与破晓同步,所着眼的地方都是整个人类起步。
因此,这场不算是正式会议的谈话,在后半场就变得极其平滑,很快便结束了。
谈话结束后,江宁他们与两位老者辞别。
在随同人员的带领下,住进了总院安排的住所中。
江宁与路芸月分配到的是一栋带阁楼的小别墅,面积并不大,可胜在与研究大楼很贴近。
夜晚
窗外寒风呜咽,江宁静静的站在窗户边,显得有些兴奋。
天气预报上说今晚会有小雪,这对于自幼生活在常年不下雪的江宁来说,格外的有吸引力。
这无关学识,单纯的只是人类对于一种新事物的好奇与期待。
相比于江宁,路芸月就显得淡定许多了。她自出生开始,就经常跟着路明非在全国各处跑动。所以对于各种雪景,早已经是见怪不怪。
终于累了许久的路芸月将房间收拾好,在暖气的烘烤中,还出了一身汗。
从房间走出来,她看见江宁一副如小孩一样安静望着窗外的模样。脸上下意识的露出一抹笑意,她忽然起了作怪的心思,蹑着手脚一步一步悄无声息的来到江宁身后。
随即整个人猛地一扑,将江宁双眼遮住。
江宁被吓了一跳,双手迅速放在突如其来的遮住他双眼的不明物上。本想用力掰开,可却听见身后传来了路芸月的笑声。
心里头的警觉顿时放松了下来,他轻轻抓住路芸月的手,无言的将路芸月扯到跟前。
望着眼前这个初成的女人,心中那一抹温存之意大盛。
他将她搂在怀里,轻轻吻了下去。
这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晚上,不管是外面的风雪也好,还是屋内也好…
第二天一早,江宁醒来。
开启了,他全新的职业生涯。
江宁想重启关于“空间约束器”的研究,这一点自从上次与路明非聊过以后,他的脑海里对于这种全新的“可控式核聚变”路线,便越发的清晰起来。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酵,已是有了初步的设计蓝图。
他曾将意识里的蓝图展示给破晓看,破晓对此嗤之以鼻道:“这太粗糙了,即便是成功了,对于能量的利用率也太低了。”
对此,江宁丝毫没在意。
破晓的目光一直都很高,反正至今为止对于江宁的种种设计,它都没给出过一个好评。
但这并不妨碍在江宁的带领下,种花家的科技水平正在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
之前给予路芸月的那些设计蓝图,路芸月都有很好的处理,与国内各大企业进行了深层次的合作研发。
如今,已经开始在其产品上有了初见端倪的迹象。
而这其中尤以夏为集团最是突出,有了多层次复合型3纳米芯片光刻机的设计图以后,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
如今已是把里面的各种核心点攻破,将第一台多层次复合型3纳米芯片光刻机给制造了出来。
现在只要经过各项测试,很快这种性能优越于目前人类所研发的最新一代芯片数十倍的芯片,便可问世了。
江宁在等,等这些科技成果被人类真正的吃透以后。所带来的科技风暴,届时他并不介意再往这场风暴里投入些助力。
反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研究,他又掌握了一批更为先进的科技产物设计图。
这些科技产物在江宁看来就像是科技树上的分支与叶片,它们衍生于主干之中,最是繁盛的总是在主干的顶端。而越是贴近主干底部,则越是稀少。
这源自于技术上的淘汰,因为你总不能指望在当今世上有了智能手机以后,还以功能机为主。
所以江宁喜欢这种快速更新换代的感觉,因为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意味着蓝星科技树的主干又增高了一些。
但他并不打算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技树的主干上,他要做的是为人类夯实基础,将这颗科技树的根部壮大起来。
壮大到…足以抵御任何狂风暴雨的地步!
而他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不论是“源理论”还是“源生论”,又或者是即将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化学,数学,智能这三大方面的理论。
这些都是蓝星科技树的根部,只有将其壮大,人类才能在浩瀚无比的科技世界中汲取到更多的营养知识。
但这些并非是凭借一张嘴巴就能达到,江宁需要一些成绩,用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没错。
只有这样,他才能更顺利的将这些知识传播传承下去。
所以在物理方面,除了“伪曲速引擎”以外,他最看重的是“可控式核聚变”,他要将这个被称为人类曙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