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一章 票房与未来  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动但是还是控制在合理范围的。

唐探3第二天果然依旧是惊人的8亿,李焕英逆跌3亿,但也没有特别夸张这是因为口碑有一定的延迟性。

昨天第一天上映口碑出来,第二天公司才营销,观众很多也是会选择观望一下。但也可以说唐探3都已经跌了百分之20,李焕英还能涨,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第三天,才是事情出现变化最明显的:

唐探37.5亿依旧是强劲,这和网上对它的口诛笔伐形成反比,包括某瓣已经6.0分了,并且好像还真的要跌破及格线的意思。

但也就还是那句话。

一开始本来就有着这个大的自信甚至带点傲慢,再连看三天,票房都是相当出彩的。

那何必还担心评分呢?

确实以往的那个年代,某瓣评分这种东西,其实是对于票房来说不是至关重要的。被人骂无所谓,能赚钱才是重要的,不然郭小四为什么小时代还拍了四部?

真要某瓣评分低就能压下去,那郭小四早就该不拍了。

不会等到后来赔了一部又一部,才没得拍。

所以唐探3剧组那边已经习惯了网上的这些事情,并且继续展望唐探4排除掉傲慢的元素和口碑问题后,它更有理由这么做了:

第三部不满意的部分,

那就放在第四部出来弥补吧。

而且如果正常来讲,这么做也是对的:

如果单看这部电影的话,没有人会觉得首日10亿,次日8亿,第三日还能7.5亿的一部电影会有什么问题,甚至这是创造历史的好么。票房榜上,也是名列第六的四十五亿。

放在任何档期来比较都不能说多不好。

顶多说个高开低走,可惜了。

但巧就巧在,这时候出来个你好,李焕英,对比起来算是低开高走。

是的,对比起来。

其实李焕英第一天2.9亿的票房绝对算不上低了,但对比10亿肯定低。所以东升文化这边也算是宣传上下了功夫,搞成这个样子。

于是第三天口碑爆发,李焕英4.5亿,评分更是翻转到8.3分。

立马吹开了。

逆跌不说,还暴涨百分之50,那计划必须跟上变化,此时不吹更待何时?

所以第四日,唐探3粉丝效应过去,口碑反馈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效果呈现:李焕英能一天暴涨百分之50,那唐探3为什么不能一天暴跌3亿呢?

第四日,李焕英5.37亿,唐探34.36亿。

第五日,李焕英5.90亿,唐探33.14亿。

第六日,李焕英5.52亿,唐探32.32亿...

至此,春节档结束,李焕英也结束了逆跌,但大局已定,没有太多变动的空间了。

哪怕网上这时候,无论是有人看完确实觉得不满意:这都啥啊,不是小品么?也不至于吹到这么高的分数,还以为什么呢。

拿到了柏林最佳男女演员,金鸡最佳男女演员的地久天长都才8.0分呢。

还是说试图再挽救一把别家的电影:

李焕英这算什么,完全没有电影性可言,还不如隔壁的来的评分真实。对,你别看那个某瓣评分,都是刷出来的!

嗨呀,

韩升也是觉得都很正常,也对此作了回馈。

前者么,安抚安抚情绪。

毕竟后面李焕英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营销,主要是唐探3都被各种拿来暗中拉踩:整的好像这部前三天票房奇迹的电影,是李焕英把它拉下神坛的。

实际上肯定不完全是。

但观众多少会带有这样的印象,也就带着更高的期待来看电影,不满之处肯定会更多。

后者么,没啥用了。

春节档的影片要想逆袭,那起码也是第二三天就要有反转的意思,第四五天就要全面反攻。等到大家都已经开工上班,春节档结束了,再来搞这些事情...

对于这时候的第一名来说,已经影响不大了。

“恭喜,恭喜...”

2月21日,你好,李焕英上映第十天,票房正式突破40亿。

之后也不是什么热门的档期,慢慢磨一磨,影院过了这个热门时候票价也会下降,应该又会慢慢有一波票房收入,到时候突破50亿完全不在话下,就看是五十几。

于是也用不着等到那时候,今天大家就组织了盛大的庆功宴会。

席上,韩升招呼完一群人之后,才拿着杯子走到也刚刚稍微闲了下来的贾玲旁边:

韩升不用说了。

以前是自己拍电影,大赚,东升文化还要靠他当口碑。

然后是投资电影且自己不参演,继续大赚,包括沐浴之王这种看着不起眼,但是成本几千万,赚了翻倍还要多的也是算大赚的。

所以到现在,哪吒沐浴之王李焕英三部,已经给公司带来足够的吸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