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沸腾集团,确实在互联网领域颇有影响力,在腾讯、网易、百度都占有不低的股份,是当下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型互联网集团公司。笔者更加期待沸腾集团的眼光不要仅限于国内,如果能走出国门,「互联网领导者」这一身份,似乎才更加贴切符合……”
三大门户之一新浪网,则只纯粹考虑这档节目的综艺娱乐效果。
“鄂省卫视的《超级女声》,尽管有一些环节借鉴了漂亮国的《美国偶像》,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谓是开创了综艺的新型模式。”
“先说其片头,其令人惊叹的建筑结构美学和超高的CG动画技术,就已经让人叹为观止,在艺术学、建筑学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
“而后的主持热口播广告,更是让人啧啧称奇,将原本枯燥的广告,播出了满满的娱乐综艺效果,也不知道这位主持人是怎么练出这么快的语速的,称其为「中国好舌头」也毫不为过。更有趣的是,广告最后,节目还故意恶搞了一下,让这段广告更具喜剧效果。”
“这档综艺节目耗资巨大,从开篇画面中的排场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十几万名女性海选选手和她们的家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呼雀跃,场面令人相当震撼。然而节目也就正经了这么一下,随后的片段让人忍不住喷饭,四名个性鲜明的嘉宾评委登场,让这个节目充满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顺便爆个料:据可靠消息,嘉宾评委之一的方杰,那位年轻帅气全程冷峻的酷男,正是这档节目的总策划和总导演!这档综艺节目,就是他亲手策划的,所以千万别被他在节目中的表现所蒙蔽了,能作出这么幽默搞笑节目的人,绝不是你们所看到的那般冷酷无情不苟言笑。”
“对了,他还是这档节目的赞助商,是沸腾集团的董事长,妥妥的大佬!所以很多观众们不解,为什么他有资格当评委,现在想必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如果他没资格,那谁还有资格呢?”
“四名嘉宾评委,性格表现显然是经过了艺术化打造的,这可能是方总的策划之一,也可能是剪辑时故意制造出来的效果,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需要通过后续节目进一步观察了解。”
“之所以重点介绍这四位嘉宾评委,是因为这档节目的看点,显然不全在那些选手们身上。当然,选手们的表现,也相当‘精彩’,这里说的精彩,自然不是褒义词,但也不完全是贬义的。”
“她们的精彩,在于所彰显出来的个性和勇于表达自己的勇气。这并非是嘲笑她们,说实话,如果我是那些选手,是绝对没有勇气上台的,单凭这一点,也值得令人钦佩。至于专业能力,唱功之类的专业问题,笔者认为重要,但也不重要。这是一场全民狂欢,过程和气氛,远比结果更加重要,尤其是对广大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而已,尤为如此……”
除了这些互联网媒体对第一期《超级女声》进了全方位报道和评价之外,传统报纸、官媒也给予了正面评价。
在第二天的《焦点》节目中,央视花了一分钟时间再次简短的进行了一番介绍和评论。
内容大致是说,这档节目具有积极向上意义,展现了新时代民众,尤其是广大女性民众多姿多彩的一面,同时也弘扬了新时代民众有勇气敢于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节目的播出也丰富了广大人民精神生活,是对当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
嗯,这会儿不像后世,综艺节目几乎快成了人人喊打的糟粕,当然,那也是因为后世的很多综艺忘记了初衷,为了娱乐而毫无下限,以极快的速度打造出流量网红圈钱。
至少今世《超级女声》的节目形式不是这样的,把海选花絮放出来,意义就十分不一样,体现的不是某个或某一些人的成名之路,而是对所有大众都敞开怀抱,讲求的是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机会的综艺理念。
报纸、网络、电视媒体新闻,全都在对第一期《超级女声》大书特书的同时,全国民众们也是对该节目报以了极大的关注点和热情,第二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超级女声》,互相分享着节目中各种搞笑的看点和名场面。
尤其是对四位嘉宾评委的猜测和议论最多,毕竟第一期节目里,出现的选手虽然不少,但除了一个央吉卓玛,其他选手都没怎么太详细介绍。
不光是奇葩选手,晋级选手也没有占用太多的篇幅,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地大致介绍了一番,这一期节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介绍这档综艺的赛制、规模、流程以及参演形式,并将各种搞笑的桥段衔接起来。
所以甚至连嘉宾评委都没有太过详细的介绍,很多人除了杨钰,对其他三位评委的身份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是什么来头,但由于方杰通过剪辑手段,让这些评委的个性和人设十分鲜明,相比之下,才显得更加令人好奇和期待。
尤其是方杰这位大佬,被新浪爆料后,其身份背景很快就被人扒开了,观众们这才恍然大悟,本以为只是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小人物,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