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党项骑兵(求收藏、推荐票)  大宋绍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话沈括说起来是十分有底气的,他所书的《梦溪笔谈》中就有关于神臂弓的记载:“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鐙。以鐙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

这神臂弓虽然叫弓,但实则为弩,弩上有干鐙,用脚踏铁鐙抵于地面张开弓弦,箭射出三百步以外犹能洞穿多重甲胄,大量装备于宋军之中。

沈括和赵煦这边正讨论着弓马,对面的数万党项骑兵便已列好队形,黑压压的一片,给人十足的压迫感。

两军相隔两百余丈站定相持。

见状,沈括便有意向官家现场教学,“对面领军之人知晓我宋军箭矢之利,故而远远立定,观察我军虚实破绽。”

赵煦也是头一次上战场,这一切对他来说倒是颇为新鲜,反而没有想象之中畏惧。

不过见沈括如此镇定的样子,赵煦十分好奇。

“如此说来,沈公当是做好了十足的防备,让那夏军一点破绽也捞不着?”

沈括听罢抚须一笑,“就常理而言,我军自是不能留任何破绽;可今日不同以往,若我军不露破绽,对面夏军自是不会来攻,我军以步兵为主,他若不攻我,则我亦不能将其歼灭。”

“沈公竟还想着歼灭对面这三万骑兵!”,赵煦彻底惊讶了。

他们这五万禁军有四万是步兵,只有不到一万的捧日军骑兵,这怎么能够吃掉人家三万骑兵?

人家可是有着四条腿的,难不成傻乎乎地站在原地和你打?

沈括脸上藏着一丝神秘,“歼灭或许困难,但他若寻着我的破绽来攻,将其重创一番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噢?”赵煦来了兴趣。

这步兵败骑兵那可不是轻易能办到的,更遑论将其重创了。

另一边,夏军左厢卓啰军司都统军仁多保忠皱着眉头打量着面前的宋军。

眼前的宋军和以往宋军最大的不同在于布阵,他能明显感觉到对面的主将是个极为熟悉军旅的人。

尤其是对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作战十分熟稔,就像是下棋,总能把关键的棋子落在关键的位置,让他想动又不敢妄动。

自从宋神宗死后,他便再也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对手。

此将不简单!

足足打量了一刻钟,部下统领阿契忍不住请战。

“将军,末将愿前往试探宋军的虚实!”

“不急,再让本将观察一番……”仁多保忠十分沉得住气,一丝不苟地查看着宋军防守阵型。

最后,目光犹疑不定地放在了宋军阵型的东北角……那里似乎有一个极易疏忽的破绽。

“阿契,本将命你带领本部五千骑兵,绕至宋军背部,从东北角发起进攻,只可游斗不可冲阵!”

“得令!”

很快,五千党项骑兵在他们的统领阿契的带领下奔向宋军的后方。

他们手中挥舞着利刃,口中“呜、呜”叫着,凶狠的模样犹如一只只草原恶狼。

“来了!”赵煦眼看着一支骑兵奔至他们的后方,从东北角发起了进攻。

东北角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那里的刀牌手布置地远比正前方少,难道这就是沈括所留的一丝破绽?

很快,五千骑兵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冲向了宋阵。

“放箭!”进入到指挥状态的沈括平静地下发指令。

身旁的旗官再次打出旗语,宋军的弓弩手立刻发起反击。

他们仰躺在地上,脚下踏着硬弩,在各自指挥使的命令声中向天抛射出密如蝗虫般的箭矢。

“咻、咻!”

精铁打造的箭头被强弩施以庞大的动能,无差别地覆盖在经过夏军冲锋的路径之上。

一阵箭雨过后,枯黄的草地上像是雨后春笋般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箭秆,数十骑党项骑兵只来得及闷哼一声便栽落下马,永远地被钉在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上。

他们鲜红的血液将化成养分,滋润开春之后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武经总要》云:弩者,中国之劲兵也,四夷所畏服也。

夏军知晓宋军素来弓弩犀利,不欲正面对宋军发起冲锋,虚晃一枪以精湛的骑术在宋军面前来了个大拐弯,以S型的路径躲过了宋军第二轮的齐射。

两轮齐射过后,党项骑兵便已来到了宋军近前。

统领阿契眼睛一眯,分明能看到宋军方阵之中那些仰躺在地上,双脚踏弩,弩心朝天的宋军弩手。

“举弓,入百步内抛射!”

党项骑兵立即取下背后的长弓,准备骑射。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天生勇武的战士,骑马射箭无一不精,在靠近宋军阵列百步之内后,对着人群就是一通箭矢。

箭矢呈抛物线的路径,越过了宋军前方举盾抵挡的旁牌手,狠狠地扎入弩手队列之中。

天道有轮回,刚才还打得党项骑兵左规右避的宋军弩手顷刻间惨叫连连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