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开斩(求收藏、推荐票!)  大宋绍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容。

向太后摆了摆手:“官家已然亲政,哪里还需要老身徒惹人烦在你跟前指手画脚?官家自去按大宋的律法做就好,其余的事老身为你摆平!”

赵煦尴尬一笑:“孩儿谢母后体谅!”

向太后居然是他坚定的支持者,这实在是有点出乎于他的意料之外!

心中带着这个疑问,离开宝慈宫之后赵煦便立即召沈括询问。

哪知沈括听罢哈哈一笑,“官家与太后如今俱为一体,那郑雍是徐王的人,太后自然不会偏袒,苏颂这状算是白告了!”

是了,自己和太后是母子关系,虽然不是亲生可终究是尊崇于她的,基于此,她自然不会希望徐王得势,反而会护着自己打压他。

既然有太后背书,有些事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隔日又是十月中旬大朝会的日子,旧党们在太后那边吃了瘪之后似乎安静不少。

待吕大防将工作报告和计划都念完之后,赵煦宣布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范纯仁奏道:“陛下,户部尚书如今尚有空缺,臣这里有一份举荐名单请陛下尽快任命。”

接过奏章,赵煦随意扫了一眼,名单上贾易、上官均诸如此类全是旧党,“此事朕还要考虑考虑,过阵子再给相公答复!”

与其再多几个旧党分子来给自己添堵,这户部尚书之职还不如空缺着,能拖一天是一天,拖到自己将他们统统踢出朝堂,换上自己的人。

司马光的门生刘安世跳了出来,“陛下,御史台这边也缺少一名长官!”

吕大防等人一听,都忍不住对他一阵眼神杀,你一个台谏的官员跑出来让官家任命御史台的长官,像话吗?

赵煦也被这货给逗乐了,“这么说来,刘谏议也有举荐之人咯?”

“臣不敢!”,刘安世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臣只是为了朝廷清议着想。”

“刘谏议果真为国殚精竭力!”赵煦笑着赞了一句,“既如此,朕便命你补了御史大夫的缺吧!诸位相公有无异议?”

吕、范、苏、刘四人脸色和吃了老八一般难看,捏着鼻子道:“臣等无异议!”

刑部尚书范祖禹出列道:“陛下既然差皇城司将洛阳常平仓一案查明,合该将此案人犯交由刑部签判!”

前几日皇城司的人便已将洛阳二十八名案犯带到了东京,只是一直都和郑雍三人关押在皇城司的大狱之中,按例应该交由刑部判刑。

但这一次赵煦并不打算退让。

眉头一挑,对范祖禹道:“按《宋刑统》规定,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范尚书以为此案如此判可好?”

贪污十五匹布就得判处绞刑,这三十一人贪污三十八万贯该怎么判?

“官家,这个……”,范祖禹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众人被赵煦的言语吓了一跳,这是要杀郑雍啊!

群臣犹如沸腾的开水,纷纷议论着,言语中难以抑制的恐慌。

自仁宗之后便再无大臣因罪被杀,这郑雍难道要成为第一人吗?

赵煦站起身,俯视台下诸臣,眼神之中充满腾腾的杀气:“此案朕不光要亲自监督审理,更要亲自宣判!今日朕便要告诉天下人,任何胆敢贪赃枉法之奸臣恶吏都逃不开大宋律法的制裁!此事无需再议!”

几位宰执脸色铁青着一声不吭,他们此刻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赵煦的决定,因为太后已经站了官家的台,他们的三板斧已经用完了!

那《宋刑统》更是太祖所定,是正儿八经的祖法,无可反驳。

事实上,在太祖、太宗两朝,对于官员贪赃枉法的惩罚是极为严厉的:

建隆二年四月,商河县令李瑶坐赃杖毙,五月供奉官李继昭,坐盗卖官船弃市(腰斩弃市);

乾德四年五月,光禄少卿郭玘坐赃弃市;

乾德五年九月,仓部员外郎陈郾坐赃弃市;

开宝三年十一月,右领军卫将军石延祚坐监仓与吏为奸赃,弃市

以上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只要贪赃无一例外全是死刑!

然而到了真宗朝,对贪官污吏的刑罚渐渐放宽,对贪污的官员进行惩罚时,往往是判其“杖脊、黥面、流放”,即杖打脊背、脸上刺字涂墨和流放荒僻之处。

到了神宗朝,此时堂上站着的老臣苏颂更是本着“古者刑不上大夫”,认为对贪污的士大夫处以杖脊和黥面“恐侮辱衣冠”,所以此后朝廷惩戒贪官时连杖脊和黥面也不再使用,只是将其流放远方。

这简直荒谬!宋朝后期吏治的崩坏与此不无关系,提高士人的待遇可以,但毫无限度地纵容他们只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赵煦既然将郑雍等人审判,就没准备让他们活着!

不用重典,这些官员们有恃无恐又何来的政治清明?

他不光要以此斩去徐王的臂膀,还要杀给这满堂诸公看,什么叫祖制?什么他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