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新亚裔崛起  阿根廷帝国崛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胜赏识。

他曾主导了黑水河谷伏击战,以200人的代价歼灭印尼军队1个营,缴获大量制式武器。

并成为军队势力首个与阿根廷军火集团新科恩重工搭线的人物。

他为亚奇游击军队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来源,号称亚奇军队的财神爷。

世杰是真正的游击军的丛林战专家,曾前往新华夏学习最先进的游击战知识,出师后设计了三线游击网战术体系,将亚奇游击队伤亡率降低。

他曾多次秘密访问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布兰卡市,赢得了科恩财团的帮助和支援。

担任外交部,贸易部部长后,黄世杰在联合国进行了多次有利于亚奇的提案,并与欧洲多个国家,印度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获得了南亚大国印度的认可。

亚奇贸易部主导黄金换军备政策,通过独裁手段强制资本积累。

他直接管辖亚奇国家贸易银行,控制亚奇85%外汇流动。

贸易部引进西班牙造船技术,成立巨港船舶厂,法国道达尔能源投资詹州炼油厂,阿根廷南方石油投资建立巨港炼油厂,巨港石化,造船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还引入布兰卡钢铁投资建立棉兰国营钢铁公司,玛雅化工,雷恩军工投资设立化肥厂和各种军工维修机械厂,化肥厂同时生产农用尿素与火炮发射药。

军工厂成为美利坚军队的重要军事维修厂,形成了棉兰军工走廊。

他的自传《黄金与钢铁》被列为亚奇军校必修教材,在书中塑造了南洋华族文明守护者形象。

林国忠,亚奇教育部,文化部和农业部的负责人,战时粮食安全总指挥,印尼代号铁犁之锋,号称亚奇文明重塑者。

早期担任亚奇游击部队的战术指挥官,逐步掌控兵团作战,因此进入核心决策层,建立了垂直化军事决策链,使战役响应速度提升,对新印尼的作战胜率提高,对亚奇独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大元帅的亲密盟友,他负责将亚奇从多元印尼改造为单一民族主导的本族国家。

他将亚奇国内三分之一的橡胶,棕榈种植园改为粮食生产基地,缓解粮食困难。

将穆西河省38%橡胶园改种水稻,使粮食自给率从62%提升至79%,配套建设战略储备仓,满足军队90天战时需求。

通过亚奇人民联盟推行本族优先政策,强制学习华语,教育系统全面去印尼化,华语设为国家法定语言,使年轻一代文盲率下降。

印尼语和马来语被降级为少数民族语言。

中小学课程全面删除印尼历史与文学,替换为《大华文明史》《南洋抗争史》。

销毁68万册印尼语书籍,关闭142座寺庙。

将殖民史与印尼统治时期统称为黑暗时代,而亚奇独立被塑造为复国运动。

马来族、亚奇族、爪哇族公民需改华姓、放弃信教才可以保留财产权。

通过驱逐不适应本地的族裔政策,不愿意融入的马来族人口和亚奇族到其他国家,新印尼谴责这是种族清洗,但无力进行军事干预。

严格控制舆论,加上生育政策,本族人口占比还在提高。

本族家庭每多生1个小孩,就可以奖励0.5亩耕地和免税3年,其他族裔就没有。

国际华族资本如美利坚华族资本,欧洲华族资本因此涌入亚奇。

军事方面,亚奇陆军有坦克约450辆,装甲车和运兵车1000辆,自行火炮约150门,火箭炮90门。

亚奇海军以小型巡逻艇为主,有30艘,侧重马六甲海峡走私路线防卫。

亚奇空军有老旧战机30架,采购阿根廷淘汰战斗机和箭系列战斗机,缺乏现代化空战能力,准军事部队边防军和民兵约5万人。

阿根廷在经济上支持最高军事委员会,并推动阿根廷的本族裔与亚奇进行联合,建立利益输送通道。

除了军事委员会外,亚奇其他重要人物也功不可没。

赤道外交官周暮云,亚奇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南洋之虎郑天雄,亚奇人民军第一装甲师创始人。

南洋经济沙皇叶青锋,亚奇国家银行行长,经济部部长。

暗影总督林雪峰,印尼华侨,亚奇情报机构亚奇情报局的创始人。

军需后勤总管吴铁山,创立南洋贸易联合体,掌控战后重建物资分配,号称走私救国。

亚奇共和国总面积50.2万平方千米,去年年底的总人口3180.66万,目前设置有七个省,一个特别市,同步建立八大军区。

分别是亚奇新首都金港特别市,最高委员会在苏门答腊岛中部巨港至占碑一带建立金港市,这里易守难攻,可以规避沿海的新印尼威胁,依托穆西河与巴里桑山脉构建防御体系。

金港人口建设好后,总人口达到78万,人口排名第三,建立了一些工厂和学校,大学有金港大学,亚奇国防大学,金港工业大学,亚奇农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