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诱骗良家,是以卖妻、卖儿卖女之事泛滥,魏三也有所耳闻,但他从没有动过这种念头。
拓跋珪本意当然不在此,无奈的闭上眼睛……
没奈何,拓跋珪又扶起祖孙三人,方才解释道:“先昭成王弃守云中,致使百姓沦于敌手,今孤率师数万,光复故地,始知百姓生活贫苦,困于冻绥,特赐予每户米一斗,以为赈济”。
听到‘赈济’二字,魏三的情绪才平缓下来,他接过匝紧的白布口袋,老泪纵横。
三十斤粮食不多,但却代表着朝廷对百姓的态度,至少西晋、旧代、苻秦都没有做过。
不待魏三致谢,拓跋珪接着道:“孤不要百姓的儿女,也不要百姓的财产,孤只是想将百姓组织起来,开垦田地,种上粮食”。
“除此之外,孤将于金河泊搭建粥棚,望老丈将孤之谕令传达给此地百姓”。
百姓更容易相信乡党、村人,这也是拓跋珪没有派遣骑士宣谕的原因,更别说代国已经亡国近十年。
云中河流交错,百姓相当于在封闭环境中生活,如此一来,拓跋珪只需放出‘赈济’的消息,百姓必然扶老携幼,纷纷来投。
不过魏三仍是对拓跋珪的说法抱有疑虑,这也难怪,百姓经历旧代、苻秦两朝压榨,已经不再信任统治阶级。
百姓不愚、也不无知,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各人心中自明。
“你等的性命连一匹健马都不如,你又有何疑虑?”拓跋珪试图打消魏三的疑虑,话虽伤人、事实如此。
百姓确实没有值得图谋的地方,魏三叹息一声,“孙儿,你去告诉乡人,代王施粥放粮……”
花弧抬眸,小心翼翼地看了拓跋珪一眼,扛起半桩糜子向山脚下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