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时代变迁  风起代北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等皆宜申谕发遣,还於本域,慰彼土思,惠此中国,於计为长也。

此时距离郭钦上书已经过去了十八年,胡虏经过一代人的繁衍,愈加势大,皇后贾南风面对各地虎视眈眈的藩王自顾不暇,江充的上书只得到了三个字,不能用。

何为不能用?

知其言在理而不能用!

作为秦汉之后第三个大一统王朝,西晋本不该如此暗弱,但它的政治生态决定了它的上限。

一句话,贵族争权,流民造反,胡人乘虚而入。

所谓胡人,事实上除部分鲜卑外都是西晋的少民,其中氐人、賨人汉化最深,羌人、匈奴次之,羯族等一干杂胡地位最低,常常被贩卖为农奴。

就在江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成为皇汉指导思想的同年,八王之乱进入第二阶段。

与此同时,流民起义愈演愈烈,永宁元年十月,略阳巴氐人李特、李雄领导秦州、雍州六郡流民在益州起义。当时关中大旱,饥民遍地,六郡汉、氐、羌、賨十余万人经汉川流入巴蜀地区就食,益州官府逼迫流民返乡,激起民变,流民愤击晋军,攻占广汉,兵围成都。特与蜀人约法三章,赈济贫民,得到益州上下广泛支持,后李特之子建立成国。

西晋八王之乱进入中期阶段,各王纷纷召引胡人,匈奴人刘渊趁机建国,张昌,公师藩、汲桑、刘伯根,先后起义,淮河以北,一片糜烂之势。

永嘉元年,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但此时的他已经无力控制日益壮大的匈奴汉国,于是假借征讨汉国之名率行台奔逃。

不久,晋军为汉将石勒所破,全军覆没,洛阳城陷,秦王司马邺于长安即大位,五年后,西晋灭亡。

而这一时期,鲜卑慕容氏、拓跋氏、段氏、宇文氏都在假装大晋忠臣,暗中推波助澜。

西晋亡,匈奴起;匈奴衰,羯赵起;羯赵乱,慕容兴;慕容乱,前秦兴;前秦亡,北境乱。

五胡乱华,确实是民族融合的过程,血泪不可描述,但,这就是历史。

造成这一血泪史的又岂是牛晋一朝?

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收回飘远的思绪,拓跋珪目视拓跋觚,郑重道:“觚弟,这些都是汉地边民,包含士人、百工、农人,我将他们都交给你了,三月后,我要在他们身上看到诗书中的汉家风采,你可能做到?”

“臣弟必竭尽全力”!

“善!”

……

自秦汉以降历朝历代,皆视百工为贱业,独太祖不以为然,选用隶臣,屡制军国利器,民间亦多有受慧。

——《魏书》帝纪一.太祖本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